杨德龙:瑞银收购瑞信暂时稳定市场信心 多方承担巨大损失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文章正文

杨德龙:瑞银收购瑞信暂时稳定市场信心 多方承担巨大损失

加入日期:2023-3-21 21:05:3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3-21 21:05:31讯:

  3月21日,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决定是否加息,而在当前情形之下,美联储面临是否加息的艰难决定。美联储官员们必须在抗通胀与防止银行业危机扩散之间取得平衡,可以说是多年来最艰难的一次决定。当前美国通胀依然比较高,2月份CPI超过6%,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又面临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银行业危机,硅谷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破产,引发投资者对于银行业的担忧。美联储在过去一年暴力加息八次,被视为引发这次银行业危机的直接诱因,这使得美联储压力骤升。美国东部时间周三,美联储将公布本次议息会议的决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大家可以看到。这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分歧,一些官员认为银行业风险可能会扩散,从而必须暂停加息,而另外一些美联储官员可能认为银行业危机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控的,可能会主张在通胀率依然比较高的情况下要继续加息,从而给经济降温以遏制通胀。

  事实上美联储在2月初就放缓了加息步伐,将加息幅度从之前的50个基点下降到25个基点,但是本轮加息仍然是1980年以来最快的加息周期。对于本周三公布的议息决议,现在预期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加息到50个基点的可能性比较低,这或许是美联储平衡各方利益之后的艰难决定。3月加息之后,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来观察未来通胀以及银行业危机的变化,从而决定是否再继续加息。为了避免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美国联邦保险机构为硅谷银行和随后倒闭的纽约签名银行存款提供担保,防止其他中小银行也被挤兑,这暂时防止了银行业危机进一步扩大,但是并不能确定后续会不会出现更多的中小银行破产。

  瑞信面临流动性危机,被瑞银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是否能够缓解这次欧洲银行危机,也是美联储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因为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不同,瑞士信贷一度是世界前五大投行,资产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而现在沦落到以30亿瑞士法郎卖给瑞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在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同意收购陷入危机的瑞士信贷银行后,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对瑞银集团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这一行为存在重大执行风险。标普公司表示,两家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和瑞士银行业都有大量的客户重叠,预计收购完成后将造成大量的客户流失。甚至有人担心,瑞银收购瑞信之后有可能会使得投资者的信任危机烧到瑞银,会对瑞银造成直接的影响。

  这两家具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并且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百年投行宣布合并,这对于全球的投行业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这次合并会造成参与多方的损失,一是瑞信的原有股东,根据方案,瑞银以30亿瑞士法郎的对价收购瑞信,这一对价相当于是按照瑞信每股0.76元瑞士法郎的价格进行收购,而瑞信最新股价是2.01瑞士法郎,最新市值48亿美元,折价非常明显,这一折价部分显然将由瑞信的原有股东承担。特别是瑞信的前两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和卡塔尔投资局,损失巨大。第二大损失人是瑞信的AT1持有人,根据公开披露的合并方案,瑞信AT1,简单理解为可转债,将被完全减记为零,这意味着瑞信AT1的持有人将承担减记带来的全部损失。根据瑞信自己公布的一级资本减记体量为160亿瑞朗,这部分持有人主要是各国的养老金和保险公司,其中一部分来自美国。第三是瑞信自己,因为在合并过程中,瑞信本身将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瑞信需要为瑞士央行提供的1000亿瑞朗流动性援助贷款以及瑞士政府提供的90亿瑞朗损失担保提供风险溢价支持,这意味着最终的买单者表面上看是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实际上仍是瑞信。相对而言,瑞银收购瑞信的价格比较低,可能对瑞银的损失比较小,加上瑞银在各项指标控制上较为稳健,不大可能出现流动性的风险,而二者合并将进一步提升瑞银在全球财富管理与投行业务的份额以及全球的地位,特别是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底,瑞银管理的可投资资产体量达到3.957万亿美元,合并瑞信后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所以这次合并将产生5万亿美元体量的财富管理机构。

  无论如何,瑞银合并瑞信能够成功对于缓解投资者的担忧,稳定全球资本市场是大有裨益的,防止恐慌进一步扩散,而欧美经济增速放缓也会反过来推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放缓加息的步伐。我在2023年十大预言中明确讲到,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份之后停止加息,也就是说本周美联储可能会展开本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从目前出现的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我的2023年十大预言中关于美联储3月份之后停止加息的预测可能会兑现。美联储一旦停止加息,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对于我国采取更加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也会形成比较好的国际环境。

(责任编辑:赵鹏 )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