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纠结市场底在哪?来自基金经理的回复:底永远在后视镜里,向前看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在哪儿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看市 >> 文章正文

很多人纠结市场底在哪?来自基金经理的回复:底永远在后视镜里,向前看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在哪儿

加入日期:2022-4-29 10:00:0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4-29 10:00:06讯:

  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姜诚:初心在,结局不会太差!

  焦虑仍是这段时间的社会主旋律……因为疫情焦虑,因为行情焦虑;封闭在家的人因冰箱将空而焦虑,冰箱满了又因菜腐烂焦虑。似乎人就是为焦虑而生,原因不重要,只因我们就是需要“焦虑”,没有焦虑创造焦虑也要焦虑。

  近期我们交了好运,基金规模有所扩张,却引发了持有人的焦虑。最多听到的焦虑有两个:一是基金经理业绩好了,是否会抛弃大家奔私?二是管理规模大了,业绩是否会下滑?

  相比于冰箱太满引发的焦虑,这两个焦虑确实更值得焦虑,基金经理也应该严肃面对,因为背后是从业者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1)基金经理的根本目标,以及(2)如何平衡好规模和业绩的关系。

  基金经理的目标是啥?所谓规模和收入都只是表象和结果,既然叫根本目标,就应该更抽象。我们不敢讲治国平天下,但至少也希望更多人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好,实现路径是让持有人赚更多钱,收获金钱之外的知识是锦上添花。与此同时,个人财富增长和荣誉加身也是合理的目标,名和利,谁不想要呢?幸运的是,基金经理这个职业比较容易实现共赢。拉长时间看,只要水平到位,人品不差,收益差不了,规模也少不了。

  那么奔私与否的决策考量就很简单:跟管理公募基金相比,奔私能否给持有人赚更多钱,同时管理人赚的钱也不会少?感觉有点难。一来在同样的投资框架下,管理私募产品的业绩很难显著超过公募,如果研究资源不足,甚至会不如公募。二来私募产品的受众更少,管理规模也很难超过公募。所以,除非资产管理行业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奔私对我来说不是更优解,还不算业绩记录中断带来的品牌损失。

  规模呢?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这句话略有夸张但道理不虚。随着规模扩大,业绩虽然未必就下降,但也很难更好,因为选择范围变小了。举个例子,如果对一个品种持仓比例超过2%算是对组合有显著贡献,那么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经理很难买20亿以下市值的股票,管理200亿的很难买市值小于40亿的股票,管理1000亿的就只能在200亿以上市值里面挑了。虽说市值小的股票未必一定表现更好,但一定存在一个门槛值,过了这道槛,基金经理就不得不放弃一些想买却不能买的股票。所以,包含了规模的目标函数应该是去Max(规模*业绩),在业绩不吃力时尽量做大规模,当规模给业绩带来压力时控制规模。由于“规模”和“业绩”负相关,平衡这两者就是管理人要掌握的门道。

  把目标函数改成Max(规模)好不好?短期看好,基金公司收入多多,基金经理腰包鼓鼓。长期看却无异于涸泽而渔,因为管理费是按日提取的,品牌却是长年累积的。

  因为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家就可以适度相信我们的价值观。人人都爱钱,但在一个传统读书人的效用函数中,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脸面比钱更重要。我们更愿意把个人财富当作为别人赚到钱带来的副产品,而不是一个首要的、定量的并且必须完成的指标。

  因疫情居家办公许久,更意识到自己多幸运(在办公室辛苦值守许久的同事们除外)。一个居家的基金经理,生活如常,工作如常,还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所以,对基金经理们来说,入了这个行就好比抽中了一张人生彩票,理应爱惜自己的声誉,更胜过鸟儿爱惜它的羽毛。正因为如此幸运,也理应承受随净值起落的褒与贬,因为花无百日红,业绩坏时被骂两句也正常,努力做好长期业绩的初心不能变。

  做一下总结陈词。首先,很多人纠结市场的底在哪,我想说,底永远在后视镜里,向前看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在哪儿。其次,奔私并非所有人的最优解,不存在名气大了就奔私的必然性。最后,规模也不是单一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做好规模和业绩的平衡。虽然当下还没明显感受到规模给投资带来的反作用力,但真到了那一天,我们会有勇气喊停。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