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持续看好香港市场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看市 >> 文章正文

浦银安盛:持续看好香港市场

加入日期:2017-12-25 11:36:27

  投资者港股投资再添新选择,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正在发行中。资料显示,该基金“港味”纯正,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力争最大程度地把握港股投资机会。

  据悉,浦银港股通量化混合采用了“高规格”的双基金经理制,拟任基金经理罗雯和石萍投资经验丰富,且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可谓强强联手。近期,罗雯和石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香港市场持续看好,可战略配置港股资产。此次打造的特色鲜明的港股基金,将结合“价值+成长”的量化策略优选投资标的。

  顺势而为 战略配置港股

  数据显示,随着2016年底深港通的开通,沪港深三地市场互联互通全面放开,“风往南吹”的趋势明显,港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机遇。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估值均处于市场较低水平,而股息率较高,这也是众多机构投资者纷纷看好港股投资价值的重要原因。过去十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平均值在110-120之间,同一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场折价效应明显,港股市场配置优势凸显。

  在此背景下,浦银港股通量化混合基金战略配置香港市场。该基金产品特性更透明,是一只“纯正”的投资港股的基金,力争最大程度地把握港股投资机会。

  “现阶段发行港股产品有战略性配置意义。之前靠QDII产品并受制于QDII额度的投资模式得以根本性地革新,互联互通机制提供了投资港股市场乃至海外市场的便捷途径。”罗雯表示,在A股和港股市场上,蓝筹白马都属于估值洼地,是被低估的资产,两者的上涨逻辑相似。在互联互通的通道开通后,南下资金和北上资金都在选择彼此最核心的资产进行配置。

  谈到近期港股市场的表现,罗雯认为触发港股调整的核心因素是获利回吐压力。此外,受海外圣诞假期等影响,市场交易及市场情绪会趋于平淡,港股回调属于正常现象。“目前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比例还很低,但是投资比例提升的空间非常大。不少机构投资者也表示未来将快速大幅提升港股配置的比例,资金南下进入港股市场的大趋势将持续。”罗雯表示。

  双剑合璧 量化策略剑指港股

  此次,浦银港股通量化混合采用了高规格的双基金经理制,拟任基金经理罗雯和石萍相关管理经验丰富,且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罗雯为浙江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此前在浦银安盛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助理一职,累积了十年量化投资及三年QFII管理经验,深谙国内市场,在量化投资领域钻研颇深。石萍则拥有日本广岛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日本安盛投资从事研究和投资工作,具备十五年亚洲、美国及欧洲股票投资经验,其中对亚洲市场的研究尤为深入,管理累计规模近60亿元人民币,在海外投资领域颇有心得。“香港市场是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但是其上市主体主要来自于内地,港股通股票占全部港股市值的八成左右。我们对境内外市场的研究各有侧重,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合作模式。”两位拟任基金经理表示。

  另外,浦银港股通量化混合还采用了量化选股策略。基金采用量化选股模型,利用海量数据,优选基本面优秀的上市公司。“罗雯熟悉内地市场,量化投资经验丰富,由她负责基金的策略研究和量化的组合投资管理。我对境外市场比较了解,将集中精力研究香港市场,进行组合投资。双基金经理的组合可以有效发挥彼此的优势。”石萍表示。

  对于港股市场的具体投资,罗雯和石萍表示将重点配置金融、地产、消费、科技以及制造等板块。其中,在金融板块,除了内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外,还有在香港上市的众多国际化机构,其基本面优秀、股息率高、估值比较低,值得关注。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部分在港上市的内资房地产股,其中不乏优秀的扩张型公司。港股市场的消费、科技板块在今年以来已有不小涨幅,但是这其中部分个股属于香港市场独有,且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非常明显,成长也相对确定,持续走强将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今年内地制造业公司盈利触底修复的趋势显现,如果这一趋势能够持续,且修复过程不断加快甚至超出预期,港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的机会将会凸显。

编辑: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