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刚从深圳过来,到一家国有银行沟通产品发行的事儿,下午可能飞去北方,继续找银行谈销售我们的新产品。”11月下旬,广州迎来寒潮,一位额头微汗的中型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天辗转三城,一周出差周旋各地银行渠道已是常态。
随着年末的到来,基金发行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各基金公司进入全天候备战的忙碌状态,以求在2017年最后一个月从基金发行市场分得一杯羹。
前段时间的爆款频出,令当前的发行氛围似乎显得暖意洋洋。然而,火热或许仅是局部现象。百只基金同时在售的背后,除了渠道不言而喻的压力之外,也反映出基金公司在去库存压力之下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情景。
年末发行大战
年末发行大战正在火热进行之中。
据数据显示,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数量达到115只(各份额合并统计),其中混合型基金占据绝大多数,占比六成以上。
事实上,年末发行潮并非今年独有的景象。在2015年和2016年年末,均有基金发行提速的迹象。尤其是2016年的11月和12月,单月新成立基金数量均在190只以上,创下了最近五年单月发行基金数量的最高纪录。
然而,今年年末的基金发行热潮,还与去库存的压力有关。华南一位渠道人士向记者坦言,“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快把产品发掉,因为如果压着不发,将影响我们后期一些新产品的申报。”
今年以来,去库存一直是基金公司头等大事之一。然而,由于上半年市场行情寡淡,发行氛围极其冷淡,基金公司的“去库存”压力迟迟未能全面缓解。
但从9月开始,形势忽而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市场上接连出现多款热销的权益基金,数只来自不同公司的权益产品创下了首募额数十亿的销售成绩,使得基金发行市场的情绪陡然回升。
11月15日成立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混合型基金,募集限额20亿元,引发超过178亿资金认购,最终比例确认仅为11.22%;11月6日,嘉实价值精选成立,短短三日募集达66.1亿元;10月24日,中欧恒利三年定开混合基金“一日售罄”,首募规模达到74.41亿元;9月26日成立的华泰柏瑞量化阿尔法共卖出51.55亿元。
一只只爆款基金的背后,似乎显现出今年的基金发行市场从“严寒”到“火热”的极度转变,通过权益基金冲规模也成为今年年末冲刺大战中的重要途径。
前述华南渠道人士表示,“今年和往年的情况不太一样,受新规的影响,货币基金或者一些委外的固收产品今年很难再扮演冲规模利器的作用,而三季度权益基金整体的业绩展现出了比较强的吸金能力,所以不少公司在这个阶段都在加大权益基金的发行,基本上营销重点也在这块。”
然而,火热仅是局部现象,百来只基金同时在售的背后,也意味着渠道的压力上升。深圳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坦言,“一般卖得比较好的都是之前有业绩背书,或者这家公司权益产品整体都很厉害的,很多新基金其实卖不动。尤其现在年末资金比较紧张,新基金并不好卖。”
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中,就存在一批在去年甚至前年拿到批文的基金,这些基金即将面临到期,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不排除出现募集失败,或者发行结束很快沦为小微基金的可能。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基金加速清盘的现状也足以表明这批基金可能面临的尴尬情况。截至当前,今年宣告清盘基金数量已经超过90只,绝大部分发生于今年下半年,这些基金清盘多是由于委外撤离所致。
申报渠道拥挤
在基金发行市场局部火爆的另一面是,基金公司在新产品申报上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渠道同样显得拥挤。
在证监会最新一期行政审批流程简易程序可以看到,目前依然有429只基金待批,除了东方红睿乾沪港深三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已经进入第二次意见反馈阶段,大多数基金产品仍停留在第一次意见反馈中。
最早的产品可以追溯至2016年5月,大成中华沪深港300指数基金(LOF)在2016年7月19日通过第一次意见反馈后就再无动静,早已错过了今年港股的大牛行情。
除此之外,依旧有32只在2016年上报的基金产品至今悬而未发,大成基金共有10只在列,多为定期开放纯债产品,此外,富国、前海开源、中信建投、天弘等基金均有港股相关产品经历了一年时间仍未获批。
而今年来大多数基金公司申报的脚步加快,在行政审批流程中,平安大华依旧有18只基金未批复,广发、富国、华安也分别有17只、14只和13只在列,这一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基金公司数年发行的量。
招商、汇添富、华夏、易方达、博时等大公司也有数只基金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公司,例如兴业、鑫元、汇安等基金公司也在今年的发行大潮中默默申报了超过7只基金产品。
发行盛宴?或许并不是,毕竟这近400只基金产品依然未能获批,从基金申报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基金公司大多选择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申报数只同系列产品,包括定开债基、短期纯债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市场的格局依旧是委外主导,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申报产品数量越多越好,可以保证获批的“壳”较多;另一方面,在市场热点过后基金公司容易抱团发行同类产品,无论是沪港深、MSCI等产品,而不同的基金公司获批时间也有先后之别。
不难看到今年市场对于首批FOF公募基金的追捧尤为热烈,但经过了这一轮之后,恐怕第二批FOF产品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火热局面。
在6只FOF率先获批后,依然有85只FOF产品等候排队中,同样于去年11月29日率先申报的15只FOF基金却始终没能进入第二次意见反馈阶段,这其中也不乏南方、易方达、华安等大型基金公司。
相同产品,不同命运,或许基金公司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快的获批而非大规模的申报,毕竟在这之后,包括博时、富国、广发、国泰、华夏、汇添富、南方、诺德、鹏华、平安大华、长盛等基金公司均先后上报超过3只FOF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渠道拥挤,无论是对新基金的申报还是一旦获批后发行的压力,都有较大的影响。无论是批文过期基金扎堆涌入新基金发行市场,还是今年大量委外基金的清盘,对基金公司而言,都是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