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募基金领域风云变幻。在变与不变之间,“老十家”之一的华夏基金攻守有道,在权益类投资领域表现抢眼。
放眼公募基金这16年,在风起云涌中,基金公司无论资管规模曾经如何引领风骚,都持续面临后起之秀的挑战。“江山代有才人出”,公募也几乎隔一段时间
在2014年资本市场曝光率最高的中石化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阿里巴巴赴美IPO、沪港通等领域,华夏基金斩获颇丰,出色地完成了公募基金回归“普惠”的使命。
“狙击”中石化改革
2014年是基金行业创新产品遍地开花的一年,这种创新来自行业发展内需的驱动,也来自投资标的所面临的发展新机遇,更来自政策层面监管的灵活和放宽。
2013年以来,资本市场强烈关注国企改革。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也是资本市场新一轮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单,能否参与其中对投资人来说不仅意味着能否分享改革红利,对基金公司产品布局和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
按照原有的监管规定,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之一,公募基金并不能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因此很可能无缘国企混改带来的宝贵市场机会。但事件的发展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
在机构群雄逐鹿后,嘉实基金通过证监会特批的方式突破了股权投资限制,华夏基金则通过产品创新、跨业务线合作解决了上述问题。资料显示,华夏基金旗下专户产品获配81.5亿元人民币,约占销售公司股权的2.282%。
在股权问题解决后,华夏基金也考虑到境内投资者H股全流通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整体操作框架,国内企业在H股上市后,境内原股东所持股票目前还不能在香港交易所卖出。中石化混改后拟在香港上市,直接在境内投资中石化未上市股权,如果短期内全流通问题不能解决,中石化在香港上市后的股票变现将是一个难题。
针对此难题,华夏基金设计了QDII基金+SPV票据投资的模式,多数客户反馈未来可获得流动性是华夏中石化产品的重要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谋求入场券还只是开始。华夏香港CEO张霄岭当选3名社会投资方董事之一。这意味着,华夏基金在中石化销售公司上市前就担任公司董事,能够在未来深入参与公司上市决策、提升项目投资收益。
在华夏基金看来,推出本产品,可为公司增加收入超过1.5亿。据了解,此种类型的产品成立后营业成本非常低,管理费费率是每年1%,接近混合型基金,是普通债券基金的1.5倍、是货币基金的3倍以上,相当于卖了200亿元的货币基金。另外,国企混改是一个具有长远生命力的持续投资机会,未来批量发行国企混改系列基金,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顺利参与中石化子公司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华夏基金来说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有效性创新。华夏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通过本创新产品,我们开拓了大量的新的机构客户,基于对华夏基金产品研发实力的认可,这批机构客户已陆续有新的产品设计需求在跟华夏沟通,如在境外收购上市公司的结构化产品等。”
阿里打新中签超1亿
作为2014年全球IPO第一大单,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几乎成为贯穿全年的资本市场热点。而受困于现行规则,境内投资者想直接从纽交所买到阿里股票并不容易。在阿里上市之前,国内机构投资者就试图通过从阿里员工手中收购原始股或借道QDII等方式参与打新。为了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打新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若干公募基金子公司及第三方理财机构提前设立了相关资管产品。
华夏基金的打新产品为“华夏基金专户-海外定向1号资产管理计划”,原定位于参与中概股海外上市的“打新”,包括参与阿里巴巴上市的打新。该产品存续期三年,门槛100万,年化收益超过8%时,基金公司提取20%的业绩回报。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的PRE-IPO阶段,老股东可以将部分阿里巴巴的股权转让,国内的基金有意接洽这部分股权,而每股价格也从60美元一路上涨到75美元。对应的阿里巴巴市值是1700亿到2000亿美元。
此后,一方面由于阿里巴巴原始股的市面价格水涨船高,为后市运作埋下风险,另一方面更在于阿里巴巴最终没有认可这种转让方式,这只产品只好叫停,华夏基金也不得不转而通过IPO认购的方式参与阿里巴巴打新。
9月20日凌晨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开盘价92.7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筹资额达218亿美元,为美国市场迄今规模最大的IPO。可就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消息称国内相关IPO资管项目全军覆没,未获得相关配额。
在投资者一片失望的唏嘘声中,记者从多方渠道证实,华夏基金在本次阿里打新共中签2160万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最终更多地选择与长期机构资金合作。中资机构中,除中国人寿获配1.5亿美元额度外,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获配额度最高,华夏基金获配2000万美元,华夏基金香港子公司获配160万美元,总计共中签2160万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
12月26日,阿里巴巴收盘价105.95美元,涨幅超过55%。参与此次打新的华夏基金专户和QDII产品的持有人也回报颇丰。
业内人士认为,从华夏基金在阿里巴巴IPO和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中的表现来看,该公司已经将权益类投资从传统的A股二级市场投资拓宽到境内外多样化的股权投资机会。“华夏基金利用多年来在境内外积累的资源和经验,积极谋求创新,确实为投资人提供了面向全球市场的综合性产品和服务。”
沪港通ETF带领基民香港“扫货”
随着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启,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的热情又一次被拔高。在试点初期,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要求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部分投资者被阻挡在沪港通门外。
12月初,国内首批沪港通基金面世。南方基金的南方恒指ETF、华夏基金的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和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等3只基金均在12月6日发布招募说明书,并在9日正式开始募集。
根据产品设计,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跟踪的是恒生指数,而香港恒生指数是香港市场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被喻为香港经济 “晴雨表”。该指数覆盖香港市场50家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包括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跃,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还包括H股及红筹股,如汇丰控股、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腾讯控股等境内投资者耳熟能详,而此前又难以投资的公司。
由于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普通投资者无法通过银行买到,而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基金则可以让投资者像投资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无需开设交易所账户也可在银行方便地买卖基金,从而便利地投资于恒生指数。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基金是首批面向普通投资者的沪港通产品,基金将90%以上的基金财产投资于华夏沪港通恒生ETF,紧密跟踪香港恒生指数,并打破沪港通50万元准入门槛,仅1000元起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以较低成本投资香港的便捷渠道。
好买基金认为,华夏基金新发行的沪港通基金的主要优势在于,走的通道是港股通,成本更低,交易更为便捷和迅速。
从历史上看,华夏基金是业内首只ETF基金管理人。2012年公司推出境内首只跨境ETF基金,2013年推出境内首批行业ETF基金,积累了丰富的ETF产品投资管理经验,为华夏沪港通恒生指数ETF基金的投资管理奠定基础。
目前,华夏基金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过595亿元,是业内指数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旗下管理11只指数型产品,其中ETF基金9只,初步形成了覆盖多个类型行业指数的丰富的产品线。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基金经理张弘弢认为,201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还会延续,日本和欧洲甚至会采取更加宽松的刺激政策;境内方面,央行对于降低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努力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直进行下去,整个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水平不会走高,甚至可能还会持续走低。在这个背景下,只要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国内的改革能够坚持推动下去,境内的证券市场甚至包括香港市场还是存在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作者:林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