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昨日在参加《财经》年会时表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现在更深入地关注A股公司,在深交所市场,QFII配置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股票的比例近些年在上升。
宋丽萍表示,沪港通成功启动,让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质量和规模又上了一个台阶,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抉择和方向形成了更加稳定的预期,参与热情进一步高涨,更多的大型机构已在积极、长远地布局中国资本市场。我国实行QFII制度已有12年时间,截至11月24日,共有272家QFII机构,总额度640亿美元,从时间跨度和覆盖面来看,QFII是了解海外机构投资者一个很好的窗口。
首先是QFII的投资理念。QFII中的主权基金、投行类QFII和保险公司投资风格均有差异,但从整体配置偏好、换手率来看,QFII较为显著地体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以2013年为例,QFII平均持股期为115天,所持股票净资产收益率平均18%,股息率1.57%。2009~2012年,QFII在新股询价申报中较为理智,基本没有出现非理性的报高价现象。这些理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境内投资理念的转变。
其次是对实体经济和产业的理解。QFII在境外投资历史较长,经历过新兴市场产业周期的循环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有条件从更为广阔、更为宽广和长远的视野来分析和理解这些产业。
宋丽萍表示,相较于上述两个方面,QFII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值得去了解和学习。以选择国内基金管理人为例,QFII一方面注重长期投资回报,不因短期业绩波动给管理人过多的压力,做到用人不疑;另一方面,QFII选择管理人时有科学的流程,能得到青睐的管理人不多,做到疑人不用。
宋丽萍表示,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双向的,中国市场需要更多地了解海外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上市公司和机构。2013年以来,深交所在这两方面都做了较为系统的尝试,一方面启动了会员之家,为会员提供包括国际化内容的培训;另一方面启动了境外投资者走进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系列活动,一年以来,已经组织了七期来自美国、欧洲、东南亚和香港等地的数十家机构投资者近200人次与数十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交流。由于海外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交流情况会通过深交所的互动易平台公开,这让很多中小投资者学习到海外专业投资者会从什么角度分析一家上市公司,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投资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