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高位震荡后,本周大盘震荡走低,量能萎缩明显。
上证指数收报于2302.28,跌1.66%,中小板综与创业板综指分别下跌1.54%和1.83%。
本周从周二开始,股指连续回调,周四沪指更是快速下挫,最低下探至2297点附近,创出调整新低,之后在2300点止跌回升。低迷的市场使得市场成交额受较大压制,沪深两市周四成交在3000亿左右,较前期4000亿得水平明显下降。创业板指数连续破位,主要是之前累计了大量获利盘回吐所致。另外,本轮新股申购将大量资金从市场抽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压制指数的反弹。本周有12只新股集中发行,尽管新股申购资金冲击已经减弱,但在市场走弱的情况下,流动性冲击不可不防。
从具体行业来看,本周全部板块均以绿盘报收,其中通信、银行、计算机、交通运输板块跌幅相对较小。银行板块逆势走强,银行板块估值较低、业绩稳定,在弱势市场中往往能起到避风港的作用。前期走强的钢铁、煤炭、轻工、有色、医药等板块本周表现疲弱,跌幅均在3个点之上,周期板块大部分走弱拖累股指下行。在市场热点缺乏的情况下,次新股几乎成为市场唯一的亮点,新股密集申购重新开闸,涉新领域成为不少短线资金的聚集地。
宏观方面,本周公布的10月PMI初值为50.4,创三个月新高,不过单一数据尚不足以令市场快速扭转经济增速下行的预期,市场因而继续惯性下跌。
9月份新股冻结的资金达到8600亿元,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从上批新股高涨的认购热情来看,预计本轮新股的冻结资金规模有望进一步上扬,下周一、周二新股认购资金解冻后,预计成交量会有所回升,市场在经历连续破位后有望企稳反弹。
银行板块在周中表现相对抗跌,但银行对其他板块的带动较小。银行股在9月份维持震荡格局,涨幅较小,资金获利回吐压力并不大;而周期板块如钢铁、采掘、地产等纷纷震荡下行,期间未有抵抗,主要由于钢铁、采掘等周期股在9月份大幅上涨,股价走势短期与基本面严重背离,后市回调压力较大。银行股其他周期板块之间行情不同步,板块间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对股指的拉动作用不大。
高铁板块近期利好不断,在国内外铁路建设齐头并进的大背景下,高铁概念有望保持活跃。市场快速回调后,不排除主板及创业板有反弹动能,特别是有业绩支撑和重组预期的中小盘股,局部热点仍有望延续。后续值得关注的行业有高铁基建、节能减排、环保、医药、高送转概念等一些国企大盘股。
债券/货币市场
本周资金面先松后紧,IPO和缴税影响较大。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进行14天200亿、14天200亿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3.4%。本周有36个月央票和3个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本周实现公开市场净回笼500亿,连续两周净回笼500亿资金,加上新股申购和缴税因素,本周资金在周四、周五比较紧张。本周资金市场,融出方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为主,需求方以券商和基金为主,集中在隔夜和7天,线下资金仍然以股份制分行、农商行和城商行为主,以年内到期为主。
本周利率债交投仍然活跃,收益率先下后上,短端仍然没有打开。国债5、7、10年期收益从3.61%,3.78%,3.81%下行到3.56%,3.76%,3.88%。国开债5、7、10年期从4.38%、4.49%、4.51%下行到4.31%、4.4%、4.41%。信用债方面,AAA级债券本周成交仍然相当活跃,收益率保持下行。1、3、5年期从4.61%,4.83%、5.04%下行到4.43%,4.68%、4.82%。
我们认为,短期内央行再次出台资金宽松的可能性小,回调的行情仍然会持续。
本周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本周的信用利差进一步缩小,期限利差也在缩小,曲线平坦化继续;二是本周票据收益再次大幅下行到4.3%的位置,从今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看,10年期国开债活跃品种(140205)与6个月足月银行承兑票据收益基本保持一致,这个现象相当有趣;三是本周信用债并没有回调,而是继续下行,机构套息的操作仍然在持续;四是民企类债在本周有大量成交。
利率债方面,我们仍然认为7年期是比较好的品种,可关注国债和国开债;信用债方面,可关注AA+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