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私募排排网主办的“2013(第二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隆重举行。国际著名对冲基金、国内对冲基金机构、公募资管、券商资管、期货资管、保险资管、QFII、QDII等各大机构云集,与会者超千人,共同探讨大资管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并对目前市场的个大热点和机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基于经济基本面稳定、政府改革力度较大、股市整体估值较低等因素,很多私募对于2014年的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以下摘取部分精彩观点,以供投资者参考:
关于明年行情:牛市会否到来?
凯石投资总经理陈继武: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推进、随着资金价格可能会下去,但是考虑供求关系,在这个情况下,明年的市场可能不像今年这个市场风格这么鲜明。所以明年的市场我是谨慎乐观,但是我认为牛股和牛市不是一回事,可能会有很多牛股但不一定是大牛市。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作为一个框架来讲的话,它整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部分:资金、企业盈利、投资者信心、风险偏好和供求关系这几个方面。现在看这个所谓的牛市起点,这几个因素是不是都存在,客观的来讲还不完全具备。
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一个伟大的改革必然给股市带来重大的机会,那也就是牛市。无论从国际市场比较、估值、资金、改革和资产配置等角度看,明年我还是比较看好的,机会很大,当然里面还有个股的轮动、板块的轮动,但是我强调一点,就是从单纯的炒题材、炒虚假的增长转到炒实在的增长和真实的价值,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总的来讲我也是乐观派的代表,就是未来2年内,必然有一个很大级别的单边牛市行情,这是从两年的区间来讲我们是属于乐观派。但仅仅就从明年来看,是不是一轮大牛市呢?这其实还是有不确定的因素,但明年即使不是牛市也至少是牛市的起点。
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总体来讲,市彻是一个震荡的行情,但是越来越靠近牛市的起点,很有可能2015年是牛市,现在会越来越接近牛市,对我们做投资来讲,珍惜每一次大盘恐慌性下跌所给你带来的买入机会。
景林资产总经理田峰:第一个是长期,我觉得三中全会实际上给我们勾勒了从2013年到2020年未来7年的一个很好的蓝图,在7年里面,我相信无论个股、行业还是整个市场都会有非常大的机会,这里我是非常坚信的。从短期来说2014年,明年市场个股机会会精彩纷呈。在整个三中全会落实的过程中,每一个政策出来会带来很好的机会,明年对市场的波动,可能还是不用太担心,对市场明年是谨慎乐观,长期是非常看好。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非常看好市场,历史观点来看,指数从过去6124点跌到2000点,2000点是牛市的底部,如果到明年再不买股票的话可能会是错失投资的机会。从基本面上看,整个政府对经济的转型决心和执行力都看到是非常坚决的;从估值上看,股指处于历史低位;从历史的角度、从做投资的角度来讲的话,股票资产的投资价值是最高的。
景泰利丰董事长张英飚:长期看,牛市是已经开始,但是它是分阶段性的,如果看上证综合指数的话,明年会有很大的上行,但是现在的市场实际上是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是以成长股这些为代表的是一个牛市的开始,第二个阶段是当明年的一些包括产能过剩、去杠杆等这些动作做完了之后有可能作为综合指数为代表的指数可能作为第二步的上升。
鼎诺投资执行总裁黄:对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看法,我还是比较偏多的观点,A股市场创业板牛市代表着深层次的悲观预期,包含了悲观的预期已经非常多了,我觉得A股这个市场在不断在累积,不管是从政策面也好,经济面也好,估值面也好,在明年,最核心的不是大家所关注的GDP的增数、M2的增量、宏观政策等这些东西其实都不是核心的变量,最核心的变量是随着大家对风险偏好的上升,使得大家对A股的资金配置的需求在明年会有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在明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个信号值得大家去重视。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今年市场处于一个熊末牛初的阶段,成长股的牛市已经开始了,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价值股、周期股、以及整个指数的牛市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觉得需要观察。我相信我们的总理和部长一定会采取措施让融资成本下降,这个融资成本的下降也就意味着我们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会发生改变,抑制估值提升的因素会发生变化。所以成长股的牛市已经开始了,价值股的牛市可能很快就会来到。
关于三中全会和改革的深度解读
陈继武:三中全会其实主要解决了4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政府和市场,这是最大的问题,这个在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很明确,市场起决定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国企和民企的问题,决定中对民营企业在整个国营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也是很明确的。第三个是城乡之间热点的问题,就是城镇化建设,城市和乡镇的问题、政府和市尝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城市和乡村,每一个决定后面都是大的突破,都是一系列的突破。整个市朝的改革,我们从资本市场来看,后面的新三板、注册制正是市场当中应该说中国有证券市场以来非常重要的改革,股权分置是一次,第二次就是注册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在这些方面都给了明确的回答,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决定不是单纯的使股市迎来行情,也是中国处在5000-1000美金这样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成为现实的时候,在未来可能8—10年的时间,中国进入高速度的国家关键性的抉择,应该说是在十字路口上的抉择,是国家命运的抉择,就你中国想要出去,怎么出去,所以在这个决定当中改变了人民的命运。
吕俊: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没有争议的政策或者阻力很小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会率先推出来,而且很快的见到效果。第二类政策是属于为后期改革做准备,减少后期改革风险的政策。
首先是纯粹的经济政策,是属于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这一类政策是属于第一类政策,是属于比较早期推行,会立竿见影,是我们现在做投资最需要的政策。
第二类政策比较典型有两类,一个是司法改革的政策,这个司法相对独立性或者把司法体系的层级拔高,向上层机关去回报,像这种政策是牵涉到整个政治体系做一些变迁。第二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牵涉人就更多了,但是涉及到干部的身份方面是最典型的异议了,有相当大的难度,也是会一步一步的去推进。
李振宁:三中全会非常重要,这次会议有很多突破,会议强调经济改革是这次整个改革的核心,经济改革方面有三条非常重要。第一条是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起主导作用。对证券市场来讲我们已经提到了注册制改革,而且现在已经动作比较快的开始实行了,未来我相信一定要实行这个改革,证监会和交易所分开,这是迟早的事。
第二是国有和非国有的关系上。国退民进,这次有了这个变化以后,有一些竞争性的行业,更好的增强了动力,还有是国有本身来讲也要增加给他们股权激励的刺激力。
第三条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现在就提出来要财权和实权相匹配,所以在这个角度讲,我所理解到的是地方债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通过这次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地方的状况会好转,从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7.5%根本不是问题。
杨玲:我们关心的是两块,一个是执政的经济政策方向是什么,市场是起决定性的;第二还是要关注执政力,从现在来看,包括反腐,包括机构的设置和调整,整个大方向是给大家很强烈的信心。从这些来讲,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他们是深化改革的里程碑,也许我们翻过十年后往前看,也会能意识到大深化的里程碑,在这个里程碑下我们看到的是未来市朝在深水区改革有一个很好的推进,那么这是第一块,十八届三中全会应该为未来还有一个黄金十年,奠定了很强的基础,这是一个观点。
现在机会在哪儿呢?就是资本市场,未来机会会非常大,这里强烈建议,每一个人,不论你是以何种方式参与到资本市场来,通过买房子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相关联的一系列产品,我相信未来十年以后你会发现它跟房地产一样会给你带来财富阶层新的台阶。
曾昭雄:假如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1.0版本,那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推动的是全面的改革,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2.0版本。未来在我们改革开放的2.0版本投资投什么,靠什么,我们靠创新,靠机制改革了之后所激发的微观活力,这个微观不是讲宏观总量,是讲各个行业,各个模式和企业,所以在我们未来改革开放的2.0时代,我们投什么?未来在创新和平台化的新的时代这些东西都会被打破,最终你有的是创新能力,人投资在知识,投资在智慧,投资在服务、投资在创新、投资在新资产的商业模式。
关于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曾昭雄:就以后的牌照的价值会越来越弱化,今后的方向的发展,这个社会是越来越扁平化了,不管你是公募、券商资管、保险、私募,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和信息的时代,信息的不对称越来越少了,对于每家公司和渠道来讲是要把你的特点做得更加的鲜明,要把你的能力做得更加的强。
李振宁: 2013年是真正的对冲基金元年,我们最主要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是2010年开放的,到了2012年下半年开出现了大量的对冲产品,到了2013年这种运作模式就基本上已经成熟了。要想提供全面的对冲,现在最理想的渠道还是能够让这个产品充分的使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国债期货、还有明年推出的期权,让他完全的参与,然后有一个比较好的风险控制平台去协助这个基金经理,把整个风险控制好,既要有工具,又要把风险控制好,这样子的平台是对冲基金最喜欢的。
关于高利率与货币政策走势
吴伟志:其实现在高利率的原因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两个吸引资金最大的渠道,一个是融资平台一个是房地产,融资平台是资金链的循环,不会因为政策松一点或者紧一点去改变。我们现在金融环境、货币环境面临的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些手术,比如允许地方融资平台阳光化,这里面的方法很多,最终怎么解决需要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相关的部门有个系统的方案。
黄:我的理解是维持一个中性偏紧的状况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因为这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是史无前例的提出了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领导人的桌子上一定有一份报告,这个报告里面所统计的地方债务的总额是比大家预期的总额至少不低于大家的预期,这个量是一个偏大的量,所以带来对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等其实都会是比较大的问题,那么都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做一个释放。
关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
黄:我们只关心一个问题市场有没有系统性下行的风险,把这个风险排除掉以后更多的还是一些偏新型产业的投资方向。关于传统产业明年是否会出现大的反弹机会,现在来看,这个时机还没有到,明年还只是真正开始化解产能的第一年,对实体冲击来讲的话,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来讲,明年是一个真正受挫的一个年份。
石波:我认为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方式,所谓传统产业的话,它现在其实也是在消除供给的,在走一个正确的方向,所以我对传统产业首先不悲观。另外,供求关系很快会发生一些改变,最大的机会是把传统的产业转型,他们怎么能够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怎么去做商业模式的调整,那么这些公司的话,传统产业也会变成新型的产业。
田峰:传统行业其实在新的思维下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革,比如在投资的时候不光是看一些类似于互联网的这些新兴行业,也包括模式创新的消费型公司,比如说一些三包公司,、医院、传统行业里的转型公司、和跟互联网公司的联姻来解决的问题的公司。未来一段时间,不久的几个月时间里头可能更多的看到这种联姻,包括互联网金融,我们也非常清楚的看到有活力的因素能够刺激大家的眼球,从内外的层面刺激经济成长。
张英飚:对于传统和新兴来说,实际上是市场上经常说的风格转化的问题,我们从2010年之后一直坚持认为不会存在风格转化的问题,实际上旧的这种增长模式的结束,它需要有一个过程,那么这样大家的适应也有一个过程。我们是没有必要去传统产业里面寻找,所以对于新兴产业的投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符合国家支持的这种行业也是我们要努力投资的主要行业。
关于IPO重启、注册制与创业板
吴伟志:首先IPO重启是好事, IPO停下来这是不健康的事情,IPO重启会有优秀的企业上市,抑制部分通过并购重组借壳的方式遭到市场恶性炒作的公司,另外,IPO上市以后,有了很多新的选择机会。
至于说整个创业板会不会因为IPO的重启导致系统性的下跌?优秀的成长公司在市场上是稀缺的,对于没有成长性的,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尤其是创业板那些竞争力的企业,它未来的下跌是一个长期下跌的开始,但对于优秀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都不重要,所以这是一个好事儿。
黄:今年创业板大幅上涨就是因为创业板本身的稀缺和IPO的暂停,因为即将开出来的700家公司里有一半是创业板的公司,那么对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逻辑稀缺性是一个非常大的破坏。从明年全年来看,整个创业板指数和今年相比的大幅度上涨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压制。
优秀的公司股票大幅度的上涨是有它实际的业绩的支撑,所以明年IPO开出来,在创业板市翅体现非常大的分化,可能一些优质的公司、优秀的管理层、优秀的行业、优秀的渠道、优秀的人才,明年依然能够走出相对独立的稳健上扬的走势,而对另外90%以上的创业板公司来讲,明年IPO重启以后,面临这种压力会比较大。
石波:创业板确实是涨得很多,IPO重启以后短期会有一个调整,但是因为我对整个市场是很看好的,所以不管是上证综合指数还是创业板的指数,我觉得创业板还有中小版,如果像美国市场一样,道琼斯从09年4月份以来走了一个牛市,但拉斯达克它也是一个牛市的状态。如果是未来5年,我是看好中国市场的话,其实创业板整体肯定还是会跑赢综合指数的,我觉得还是一个牛市的状态。
田峰:IPO问题有两端,一端是进,一端是出。刚才也提到长期看好中国股市,未来2020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正确的改革,造成中国股市长期熊市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制度的缺陷,这次的改革也是管理层看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有决心来改,还有一些完善的过程,进的问题解决了,出的问题解决了,对于这个市场长期是好的,对于中国股市有非常重要的分化意义的。
关于401K计划和海外基金
石波:中国股市过去为什么熊那么多年,就是因为它没有机构投资者,80%-90%都是散户。401K年金、保险资金等从明年开始会进入一个资管时代,这样会使得我们市场形成一股牛市最主要的力量。另外一方面政府还会开放QFII,国内的资金成本是很高,但是国外的资金成本是很低的,如果一旦QFII进入市场,国内的养老金等机构如果现在不去投资资本市场,那以后可能要在很高位置才能买到有稳定投资回报的资产,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
吴伟志: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三中全会这种改革的力度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第二、对股市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长期的、积极的、重大的,因为在美国70年代末开启的长期牛市,它和这个401K是有密切相关性的,我们知道这一部分企业年金它有增量进入市场,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流出,所以从长期的来说,它会把市场优质的,我们指的是回报率高的价值投资人喜欢的标的长期去锁定。
田峰:我相信通过401K计划确实是能够带来长期、机构化的资金,把个人资金机构化,用机构来进行选择有经验的投资人来进行管理,这是非常好的开始。海外包括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都会找长期稳定和有牌照的、成熟的一些公司进行管理,国内来讲,在不久的将来,对于阳光私募基金来说的话,机会是均等的,未来前景是非常好的。
张英飚:现在国内外的估值看上去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投资还是要分开来看,像有些涨得比较好的公司,其实在海外是有标的的,所以海内外的投资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很明显的看到国内有些公司即使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很好的价值,所以整体来看对我们投资来说意义并不大。可能未来海内外基金互认的这个事情,它都会有对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化,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要尽快的国际化去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量化投资前景、机遇和挑战
申毅投资首席执行官申毅:机会是巨大的,这个时代是资管发展的时代,是个量化发展的时代。但是从资金量上来说,我个人看法是对冲基金资金是不稳定的,我认为这个优势跟挑战是同一件事。
国内最大的挑战,我以为是市场的开放,市场开放的速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希望这个速度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国内对我们这样资产管理人来说巨大的挑战是期待合格的机构投资人、高净值投资人可以进行教育,但是他们着力的天性是无法改变的,在国内缺的是合格的投资人。
富善投资总经理林成栋:我觉得未来三年,在量化投资领域,就像07年做阳光私募一样,我觉得在三年内的量化领域内会发现当年的情况,以量化对冲基金为主的,而且规模还不校
面临着一些其他的困难,首先第一个是数据,现在你及时去找,其实很多数据都不全的,我希望有更好的专业数据提供。第二个市场流动性还是差一点。
青骓投资量化投资总监郭强:中国的数据整体来说确实比我们以前的经验来说要差,但是这个数据如果是按这几年的发展,未来很快会有比较大的改善。从数据的质量、数据的广泛情况、数据的推送的及时性和效率。包括像云这样的概念都是一两年以前无法想象的,这个也是我们做量化发展很大的优势。
我们做量化逐步的从比较偏的门类,成为比较主流的投资主题,因为做量化相对来说是作为很大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收益的特征,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观察,但是投资风格对中国的投资体系是很大的补充。
我们认为将来几年应该是做量化的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还是其他机构,各显神通的好时机,大家会开创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或者是业务风格来把它进行切割和分开,甚至可以把它做得更大,促进整个中国量化市场的发展。
信诚基金投资管理部数量分析总监吴雅楠:大资本时代下的创新,可能会面临三个配置,一个是资产的配置,我觉得国内也应该在今年或者是在以后的趋势把对冲基金作为资产配置的类别来补充到整个机构的投资组合当中。对冲基金不一定是量化投资的方式,但是量化投资是很大的策略来源。
第二个是策略配置,因为单策略的话很容易失效,或者波动性很大,未来我觉得整个策略的配置,或者多策略的方式,而这个里面是牵涉到不同策略,或者哪一个策略好,哪一个策略坏,这个是量化投资的优势。
第三个配置是能力的配置,基金管理人的配置,能力的配置是在大资产时代下给我带来一些全新投资组合理念和创新的方式。
关于量化投资的风险管理
龙之量投资CEO王继忠:我对401K后风险管理的理解,第一、你的事业范围之内是怎么处理,很多风险因子的行为,也没有包括中国央行的行为,所以在处理这个全球宏观风险的时候你怎么来识别,来定量。
第二、风险是关于相关性,包括能够风险也好还是多一次模型,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你是怎么来处理,怎么了解的,是选择相关性高的,还是相关性低的,还是选择没有相关性。你在构造组合的时候,你一般选择哪两个策略,这两个策略你是怎么来相互之间的平衡。
第三、是相关性的破坏,美元跟黄金的相关性是负相关,但在金融危机中和黄金是正相关,这个是怎么来观察市常
林成栋:你程序调试再好也是存在问题,甚至你过去很好,说不定哪一年存在问题,那要怎么处理?我们的风控是分两块,首先是说策略本身,一方面是经过严格的测试过程,从理论测试到他们所说的测试,就像是一个工厂一样的,你们是需要一套流程的,同时策略本身的相关性,而且策略要多,你靠一个策略,你可能在某个阶段非常好,你从这个层面做一个工作。
第二个层面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比如说最大的亏损不能超过多少,我开放了一套风险控制的软件,很简单,你这个单天亏损,我定的是2%,那它会报警,至少说我把风险放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再来讨论原因。海外风控非常复杂,中国能玩的东西特别少,理论联系实际,用一些简单办法会更有效的。
还有一些风险,从投资角度,一方面,我觉得流动性不够,另外是面临越来越低的风险,你可以换个思路,期权出来以后,这也是提高你的组合收益的一个方法。
申毅:风险大的大仓位的拿的时间较短,风险小的仓位小的可以时间长一些,就是敞口来说。每次交易都有一个地区性的基准,在国内是沪深300。如果不谈敞口来说,我的组合跟你的基准误差比较大的时候,那么第一个就是仓位要有多大的考虑,第二个是持仓时间长短的考虑。
在海外交易的时候,个股是完全不关心的,除非是有特殊事件的发生我们是从不干涉电脑交易的,回国内以后这个方法是显然不通的,反而往基本面的方向去努力了,所以这个也算是降低风险的方法,否则光靠指标很好。
前美国高盛董事总经理朱天华:风控成熟是最好的事情,没有好的风控可能无法长寿。我个人不太喜欢用stoploss,因为stop loss是一直在交易,只是说你最多可以是多少钱把它止损掉,我个人觉得是退出的更好,而不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止损没有用。
风险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包括我们程序本身进行不断的修改,有时候因为我们需要很快的修改bug,来保证你的修改不会导致大的非常明显的错误,这个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有两个:一个是预判的环节,我们仍然要操盘几个小时,保证它不会出大的问题,而是明显的问题,因为有的bug会疯狂的进行交易。第二个我们看到很明显交易量非常大的数据后把它降下来,然后每次新的改动之后又Replay,用新的据看它是否会做疯狂的事情
关于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陈继武:国内私募基金生存状况包括公募基金压力很大,原因就是渠道压力太大,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走到国际化,那第一个是迎接老外,关键问题是迎接他的资金。因为我预期人民币的国际化会速度会加快,人民币的资金肯定会走出去,但是外国的资金我们看到热诚的在往中国走,我想在这个阶段通过引进老外这是公司的策略。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自己建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可以为全国的私募和公募服务,下一步就是在中国真正基金行业建一个发基金的平台。
吕俊:以后阳光私募这个词就可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以后我们就是对冲基金,以后我们就是要坚决的对冲基金这条路,能够做到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我给客户提供稳定的回报,一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也可以,少的时候你也可以赚钱,始终保持让我们的客户得到稳定收益的特定的资产类别。
李振宁:我们做两方面,股权投资也做一点,但我们做的规模不是非常大,我做了9家,其中4家已经上市了,还有3家排队,现在也是找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
还有一块是做阳光私募,但是我最理想的是证监会一旦开闸,允许我们自己登记,我是希望做真正的对冲基金,既可做多,又可做空,那么认可我的,觉得愿意高风险高收入的人,就加入我们,不认可就算了。
杨玲:我们希望专注在绝对回报这个领域,在中国做绝对回报除了借对冲基金以外,其实也有一些方法和策略。从07年开始,大概到今年2013年,我们实现了每个自然年度都是正回报,平均收益是10%左右,6000点跌了现在2000多点,我们波动控制得非常严格,最大下行波动5%以内。从明年开始,未来的3—5年我们也有调整了,因为觉得整个证券市场趋势上行了。上行了我们波动就略微放大,但是收益我们希望是平均20%甚至更高,这是我们希望的。
曾昭雄:对公司的这个定位,不管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是市场没变,还有一部分人是坚持基本的公司价值研究的。我希望是对长期牛股的挖掘坚持做自己,那同时对冲也好,仓位控制也好,行业风险的规避也好,控制整个组合的回撤风险,波动的风险,所以我希望持续下去,怎么找些长期的牛股,要用稍微远的眼光来看景气行业的变化,找到变化再从变化里面找到好的团队和模式。
田峰:还是专注我们擅长的,景林一直专注于价值投资,所以我们一直还在扩充我们投资和研究的团队,还在继续扩充,不光是数量在扩充质量也在提高。
新的工具像融资融券,目前这个券还拿不到,成本也太贵,唯一能做的就是股指期货,把贝塔管理一下,我们对海外的对冲基金的发展。对我来说我希望我们可以复制海外的模式,目前这种模式还做不到,当然未来期权可以替代我们的方式,我们目前来说的话还是专注于私募把业绩做好。
石波:我们当务之急是把产品全部进行改造,还要发行对冲基金产品,确实今年是对冲基金元年,中国过去的私募基金这个名字要扔进历史垃圾堆了,要成为对冲基金了。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单一风格只做成长性的投资,那以后的话要增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组合,一个分散风险,发行一些回撤比较低的,低风险、中回报的产品。
第三个就是我们要参与海外市场,在这方面我们要先去做一些跟国外市场对比的一些投资,在两边的话你可以进行比较进行投资,这样产品线丰富以后就会使整个公司的风险降到更低,还能够保持非常高的收益。
张英飚:我们景泰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是能够做全球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所以对我们来说是近期是做扩大海外市场这么一个动作,包括在香港争取牌照,这个是我们一个短期的动作。国内产品现在是顺其自然去发展的,因为毕竟现在还是在熊市末期,随着市场逐渐走好,我们也会把国内市场去做大。
黄:我们一直是阳光私募为主,从投资理念来讲的话,还是以价值为基础,趋势为导向,强调对确定性成长的追求以及确定性成长个股的投资偏好,我们一直觉得人都是有能力圈的边际,我自己能力圈的边际还是在于自下而上的在我熟悉的行业去寻找一些更优秀的公司。
从资管时代创新的角度来讲,现在涉及到更多的创新金融工具,不管是股指期货也好,期权也好,未来三年之内我们暂时都不会考虑。但我们在投资方向方面也要做到创新,对一些新型的行业和新型的商业模式加强了理解和学习,立足于把我们放在没有投资偏见的地位,对市场上出现任何的新型的商业模式,一个新型的公司保持宽容的态度去加强学习。
吴伟志:过去今年我们大的投资策略就是两个字“冬藏”,到了现在,我们整个投资策略换了两个字叫“春播”。对于我们公司来讲,第一我们还是要继续在我们的能力圈里面,我们的投资风格是擅长去从基本面自下而上去选择优质成长股做成长型的投资,这是我们的投资风格,所以我们会长期聚焦在这个里面。
我们会去使用创新的工具,但是这个只是作为我们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中的一种补充,最主要是在高估值时、泡沫时起的补充,所以在短期内我们也没有太迫切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