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冠军“见光死”调查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私募基金 >> 文章正文

私募冠军“见光死”调查

加入日期:2013-10-23 14:05:06

  2012年度阳光私募冠军王涛离开了私募行业,私募冠军“见光死”的怪诞定律再度被验证。

  针对这一怪现象,《大众证券报》以“你觉得冠军迅速陨落的原因是什么?”为题采访了十余家阳光私募,结果发现,除了私募业绩评价体系遭到众多质疑外,阳光私募的生存环境差、易被捧杀与棒杀被认为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是我不开公司,私下做股票挣得还多点。”有私募这样说。

  私募冠军屡现“见光死”

  2012年度阳光私募冠军银帆投资总经理王涛在本周被证实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出来单干。做私募,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王涛这样说。据透露,目前他并无成立新私募公司的打算。

  在王涛之前的多位私募年度冠军,不少都是迅速没落。2011年度私募冠军上海呈瑞投资董事长芮昆,有消息称其已经清空手中的股份,全家移民加拿大;2010年度私募冠军世通资产董事长常士杉,在2012年产品被迫清盘,如今世通资产改名换姓,以康庄资产继续奋斗在私募界;2009年的私募冠军新价值罗伟广,近几年的业绩颇为惨淡。阳光私募行业的市场机制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原因一:

  业绩评价体系需多元

  对于私募冠军昙花一现的原因,目前阳光私募的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了不少指责。

  “我们认为这种冠军魔咒的现象主要还是体现了国内私募评选维度的单一性。”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认为,目前主流的冠军指的都是当年收益最高的产品,这种单一维度选出的冠军波动大很正常。“尤其是私募不同于公募,私募更加灵活,风格也更加多样,简单看收益率难保持连续性。”杨玲希望,私募基金的评价方面国内也应更加多样化,要去寻找业绩记录长、风格表现稳定、长期表现优异的私募产品。

  业绩评价体系要更加多元化这个观点,获得了不少私募的认同。不少私募认为,一部分私募是以搏一把的心态去赌一个冠军。

  原因二:

  生存环境恶劣

  业绩评价体系导致不健康竞争还不足以解释一些业绩持续不错的私募关门的原因。在不少私募看来,私募的生存环境很恶劣,就算是冠军也未必挣得到钱。

  “我这几年业绩还算可以,但没挣到钱,甚至可以说是亏的。”一位私募老总告诉记者,“税太高,各种费用太多。比如我给客户挣到100万,提成20万,有10万直接给银行,剩下的10万先要交营业税,还要交所得税,剩下的就赚点零头。小公司恐怕连房租水电员工薪水都付不起。我做了五年下来,亏得一塌糊涂。要不是当成事业在做,咬牙撑着,早就不干了。其实私下做股票挣得还多点。”

  “发行比较困难,渠道费用高,而且信托制度的阳光私募产品至今不能操作股指期货,这些都限制了长期冠军的产生。”鑫元览众总经理王帅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还有,公募基金可以分仓,一个产品同时获得多个券商的服务。而阳光私募一个产品只能在一家券商开户。”他说。“我们也希望能够获得机构席位的待遇。”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对记者说。

  原因三:

  捧杀棒杀缺乏契约精神

  杭州慧安投资的董事长沈一慧则从心态的角度,解读了私募冠军的昙花一现现象。“我自己也做过一个阶段的私募冠军,那会儿人都飘起来了,周围的人包括媒体,都拿聚光灯照着你,让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投资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我当时就是迷茫了,过了好几年,到了今年才慢慢调整回来。”沈一慧说。

  “另外,这个市场的契约精神太缺乏。我们和客户签合同的时候,从来没说过投资不会亏损。可是一旦亏钱,不管什么原因,客户就找过来了,管理人的压力非常大。资本市场本来应该是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结果现状都是要求做刚性兑付,让投资经理没法好好干活。”沈一慧认为,市场的心态也需要调整。

  私募冠军“见光死”的怪圈明显不利于行业发展。针对《大众证券报》在采访中所了解到的问题,我们希望即将出台的《私募基金管理办法》能够在制度上做出改进,帮助阳光私募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DF068)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