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学校 >> 文章正文

基金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

加入日期:2012-6-4 9:05:48

  “这个基金已经1.8元了,太贵了。”跟基金投资者接触过的人,一定听过类似的话。对基金净值“恐高”的现象,在中国市场普遍存在,很多普通持有人倾向于赎回高净值的基金,转而认购新基金或净值较低的基金。正是摸准了这种心理,在2006年、2007年的牛市中,仅基金分拆这一普通的营销策略就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参与。

  但投资者忽略了一点,净值高的基金往往意味着过去的投资能力优秀,应继续持有;新基金无历史业绩可供参考,其投资能力无从知晓;而低净值的基金更说明其投资能力偏低。因而,从这一点来看,投资者赎回“贵”基金,申购“便宜”基金的做法并不妥当。

  除了回避“贵”基金,“赎好留差”的做法也在过往的投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2010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小幅下跌,投资者厌恶损失的行为开始出现,业绩最差的一组基金规模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业绩最好的一组基金,而其他业绩较好的两组基金则出现了净赎回。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当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处于盈利状态时,财富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卖出基金的期望效用大于继续持有基金,持有人倾向于赎回基金;而当基金处于亏损状态时,亏损带来的负边际效用递减,持有基金的期望效用大于赎回基金,持有人倾向于持有基金。于是形成了“劣胜优汰”的赎回法则,加剧了绩优基金的赎回压力。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历程尚短,国内投资者整体的投资行为仍然具有很多非理性特征。作为专业市场参与者的基金公司,应从重视首发转向注重持续营销,从单纯销售产品转向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来减少投资者的各种不理性行为。(华商)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