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A股“主导资金”从2007年的公募基金到2010年的私募基金,都掀起了一轮牛市;同时伴随着游资小打小闹、产业资本跃跃欲试,也带来了一些结构性机会。那么谁是下一个“主导资金”呢?
实际上,股市的流动性归根到底来自居民储蓄,但会通过某种载体放大,这种载体就是“主导资金”,是当前主导股指变化方向的资金。历史上,有两波大行情就是由“主导资金”发起的:一是2007年公募崛起带来蓝筹股泡沫;二是2010年私募兴盛带来成长股泡沫。
公募崛起与蓝筹泡沫
2006年四季度始,股市加速上涨,大盘蓝筹成为主要推动力。从具体板块看,有色金属、采掘、黑色金属、房地产和金融服务等权重板块涨幅居前,涨幅最末的五个行业总市值不到6%,大盘股明显强于小盘股。
从当时的经济基本面来看,名义GDP增速处于高位。从市场特征看,2005年至2007年市场持续走强,赚钱效应唤醒居民理财意识,吸引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居民储蓄增速不断下降,A股市场新增开户数和公募基金申购份额不断创出新高。2006年6月份,公募基金持仓市值的比例大约为14%,到了2007年9月份,这一比例到了28.02%。
可以说,公募基金是此阶段的“主导资金”,其资金量大并且追求相对收益,因此造就蓝筹泡沫。首先,2006年至今,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为37亿份,而2007年基金平均发行份额达到120亿份,这些大基金需要大市值股票以容纳其巨大的资金量。其次,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购买当时作为指数成分股的大盘蓝筹股,有助跟上市场整体涨幅。
私募兴盛与成长泡沫
2009年8月至2010年,市场风格发生大的变化,成长股整体跑赢周期股。从板块表现看,成长股扎堆电子元器件、医药生物等行业领涨大盘。这段时间中,涨幅前五的行业总市值约为16%,而涨幅最末的五个行业的总市值高达45%,小盘股的表现远远好于大盘股。
从当时经济基本面来看,周期性行业的业绩增长并未落后于非周期行业,基本面并不支撑此类风格的出现。但是从市场特征来看,当时市场核心的交易特征就是“经济转型”,似乎可以支持这种风格。因此与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和消费品成为当年最大的投资机会,而传统的周期品明显受到压制。
从“主导资金”的角度看,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和专户机构的兴起,强化成长股的行情。2007年后,私募基金兴起:阳光私募、专户理财、信托理财等新型的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
谁是下一个主导资金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一直呼唤地方养老金入市,并大幅放开QFII等有养老金背景的国际资本,因此有观点认为下一个主导资金将是长期养老金。
美国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信心。美国1978年 《国内税收法》新增了第401条K项条款,该条款为私人企业雇主和雇员的养老金存款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医疗、零售等行业受到新增资金追捧。
中国版的401K计划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目前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今年3月19日,社保基金公告称,受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长江证券策略分析师邓二勇表示,未来养老金大规模进入股市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这些养老金具有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要求,有利于改善A股市场目前的机构散户化、投资短期化的情况。
引入长期资金的另一个路径是加大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力度。今年以来,管理层这方面已经连续出手。先是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随后宣布放开三方面QFII申请限制。
邓二勇表示,乐观假设现有1.92万亿元养老金以每年4000亿元的规模投入运营,且投资股市的比例为20%,那么未来5年每年将有800亿左右的资金入市,其对股指的推升将达到每年15%。谨慎假设每年2000亿元养老金入市,且投资股市的比例为10%,那么未来5年每年将有400亿左右的资金入市,将每年推升股市上涨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