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盘经历过一波回升后,5月中旬以来再度显露疲态,两市重回2300点附近。从A股市场目前的运行格局来看,政策与市场博弈的轨迹仍然明显。尽管部分行业的估值趋于合理,但宏观经济的回落,内因与外围市场两因素的综合影响,也使得大盘走向并不明朗。
面对近期胶着的行情,是上半年行情的结束,还是又一轮低吸机会的开始?本周《每日经济新闻》邀请到鼎锋资产副总经理王小刚,他执掌的产品鼎锋4期和鼎锋8期在过去一年取得了11%的绝对收益和30%的相对收益,在1000多只私募产品里排名前二十。同时他刚参加完巴菲特股东大会,相信在对市场的看法以及对公司的挑选上有更深刻的体会。本期,王小刚将会为投资者分享他的投资心得。
市场篇
NBD:近期,由于受经济数据偏冷的影响,大盘指数表现并不给力。悲观的投资者看到的是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而乐观的投资者则认为政策会不断加码,防止经济继续探底。如今市场处于关口,你认为是上半年行情的结束,还是低吸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王小刚:最近市场在震荡中寻找方向,向上受制于宏观经济不振,向下又受不断宽松的政策面支撑,我本人目前倾向于机会大于风险。
“股价=市盈率X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影响个股的长期走势,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影响大盘的长期走势。但政策面、资金面影响短期市场的预期和流动性,更容易影响短期个股和大盘的走势。
虽然目前上市公司利润整体上仍处于下滑趋势之中,但中央不断出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将逐步取得效果,上市公司“盈利底”应该不远,货币宽松的“政策底”已经出现,股市走势更多的是反映预期而不是现状,在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情况下,未来大盘的走势应该可乐观一些。
NBD: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05年以来实行了7年的强制询价制度画上了句号。一直以来,新股发行都是诟病不断,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质疑。郭树清主席上台后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推进作用?新政实施后对市场将有何影响?
王小刚:新修改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到50%以上,取消原先网下配售3个月限售期,这些新规符合国际惯例也更加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更加灵活,市场各方应会更理性,有助于抑制新股价格过高、不理性炒新行为。
NBD:今年2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而监管部门也在通过政策引导价值投资理念。而从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地产股出现了大幅上涨,但银行股却频频破净,关于蓝筹股,你认为未来是否有投资机会?
王小刚:蓝筹股的规模和所在的行业,相对于中小股票更能反映整体宏观经济的走势,虽然目前蓝筹股静态估值不贵,但宏观经济继续探底的走势让大家对蓝筹股的未来业绩忧虑未尽。个人认为随着实体经济在政策刺激下逐步明朗,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蓝筹股未来有投资机会,但可能有个逐步认可的过程。
NBD:去年,您执掌的两个产品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你的鼎锋4期和鼎锋8期在过去一年取得了11%的绝对收益和30%的相对收益。而去年的单边下跌市场中,你是以怎样的投资理念规避风险,在熊市中获得较好收益的?
王小刚:我们的投资理念是:持续增长的企业价值是获得收益、回避风险的根本,企业动态价值的不断提升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全边际。也就是价值投资中的成长股投资,说具体一些就是投资风格是轻大盘、重个股,自下而上深入挖掘并适度集中投资于成长股。这可能也是券商自营出来的大部分人的风格。
具体到过去一年,受外围和国内宏观经济不振的影响,指数下跌了18%左右,大部分跟宏观经济密切的股票走势不佳,但消费类,尤其是白酒类股票景气程度依然较高,并且走势基本不受大盘影响,我们从去年下半年起,重点投资于以茅台 、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类股票,今年又重点投资了汤臣倍健 、酒鬼酒、歌尔声学等成长性非常良好的个股。
投资于业绩确定、持续高增长的股票是回避风险,获得收益的根本。同时我们也根据信托产品的特点,在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大的时候,用降低仓位的措施来控制产品净值下滑失控的风险。去年11月~12月份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总体仓位不到50%,再加上选择的股票下跌幅度有限,因此净值虽然短暂地小幅下滑,但后来市场企稳后净值就迅速地开始回升。
投资篇
NBD:听闻你刚从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回来,跟世界顶级的投资者亲密接触,这一趟行程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最认同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王小刚:本人刚刚参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会,参观了巴菲特的房子、办公楼,旗下投资的珠宝店、家具店、糖果店等等,感受具体且形象。也提高了对价值投资的认识。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巴菲特后来受芒格的影响,更看重企业的动态价值,也就是成长性。另外一个就是他和芒格再一次提起能力圈,把投资标的控制在能力圈范围之内,是降低风险,持续获利的重要条件。能力圈是个很个性化的事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对大部分人来说,做投资者之前首先是个消费者,因此消费领域的投资可能适合大部分人。
NBD:巴菲特式的成长土壤,在我国形成了没有?如果没有,还缺少哪些条件?如果有的话,那么会集中在哪些领域的公司?这些领域的特点是什么?
王小刚:价值投资只是一种投资策略和方法,因此它不存在是否适合中国市场的问题。价值投资适合于任何市场,只不过是投资机会的大小、收益率高低的问题。巴菲特早期偏重静态价值,1973年后他更重视企业的动态价值,把“企业未来确定的持续的高成长”作为持股的安全边际。国内上市公司中成长股也很多,并且大部分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和公募同行,也是以成长股投资策略为主,因此本人觉得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在国内也适用。同时以但斌为首的一批优秀的私募同行,也在践行着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之路,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国外资本市场由于发展成熟,除了成长股投资策略外,还有很多公司的静态价值也被低估,因此“价值股”(盈利增速不高,市盈率、市净率都不高的股票)投资策略在国外市场同样适用,但在国内就会相对较少。
我个人更关注消费、医疗健康、泛消费类的股票,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全球第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收入的持续提高,必然会让中国诞生一些排名全球居前的公司,在某些大众消费细分领域,将来某些中国企业排名第一或者全球最大,很合理甚至是必然的。
成功的消费类企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势的知名品牌,优秀或卓越的品牌会大幅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是巴菲特一再强调的护城河之一。国内企业中,茅台的品牌力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它不仅仅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售价,而且可以适度地不断放量。
最近几年新上市的消费类企业,由于上市和公司自身的努力,品牌形象也在大幅提升,如保健领域的汤臣倍健,我在联洋家乐福问促销员时,促销员的原话是:“去年公司上市后,大家开始认倍健这个牌子了”。这也典型地说明了品牌对消费类公司的影响。
另外,优质的产品或服务、顺畅密集的销售渠道,以及德才兼备、正直诚实的领导团队也是企业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