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有16个年头,货币市场利率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对一二级市场规模、债券定价和收益率曲线形成,还是对投资者行为,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从对债券市场规模的影响方面看,一级市场上,企业纷纷从申请贷款转为直接发行债券,即增加了债市的供给。以信用债为例,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4年的1%升至2011年的10%。二级市场上,以债券市场最大参与主体银行为例,间接融资被直接融资替代,信贷减少;银行成本上升,要求更高的债券收益率,银行风险偏好上升,银行中低评级信用债需求增加。其他投资群体如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固定收益信托、基金公司等的旺盛需求也会激发出来,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热卖就是很好的例子。借利率市场化的东风,信用债市场供求两旺,债券品种、数量、参与主体都迅猛发展。
从对信用债定价的影响看,2004年之前,企业债发行普遍采用银行担保,企业债的信用评级和发行利率无差异化现象较为突出,评级几乎全为AAA级,难以体现不同企业的资质水平差异。2004年之后,取消银行担保,企业债券由额度审批到实质核准制度转变,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债券融资,丰富了发债主体信用级别层次,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信用级别从超AAA到A,增强了信用债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完善和平滑了信用债收益率曲线。
从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前,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信用债发行量小,机构投资者没有兴趣,转向炒买炒卖长期限利率品种,市场上充斥着交易型投资者,缺少配置型长期投资者。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信用债市场从品种、期限、信用等级、流动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可以满足各种各样投资者需求,炒券变成选券,对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能力和信用评级体系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因此,个人投资者购买债基要注意选择公司综合实力强、有完善评级体系和评级团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