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效应,并且极大地吸引着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电影《泰囧》小制作、大票房的传奇让机构资金进一步关注影视股的投资机会。由于连续三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奇迹均出自不同的新秀公司,其中更不乏玩票心态,这也令机构的传统行业研究与投资在影视股上面临着挑战。
票房与股价齐飞
12月12日公映的小制作电影《泰囧》一鸣惊人,在两周时间内创下超过7亿元的电影票房,一举打破华语片的票房纪录,并且由于即将迎来元旦假期,《泰囧》电影票房预期也将进一步向上推进。《泰囧》效应也立即在股票市场上开始显现。
考虑到电影的投资制作机构为创业板公司光线传媒,其投资比例高达90%,参考国内电影的票房分账模式,投资制作机构与院线可分别获得43%、57%的分账比例,再扣除3000万的制作费用,仅以当前7亿元的票房收入计算,那么光线传媒在《泰囧》上可获得超过2亿元的收入。
广发证券认为,《泰囧》的制作成本与宣发成本合计在6000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将10%的利润给导演徐峥的团队,光线按国内票房分账模式从《泰囧》上可获得近2.2亿元的毛利。
通常而言,电影票房与上映周期、影院排期高度相关,小制作电影难以获得足够长的上映周期,并且小制作电影的排期通常是“垃圾时间”。基金公司分析人士指出,很多小制作电影不仅上映周期特别短,而且因大电影的挤占,小制作电影的排期非常少,且所处的观影时段往往不佳。但《泰囧》凭借其票房效应,该部电影的上映周期将进一步延长,影院也普遍令《泰囧》挤占国内其他电影的排期,光线传媒最终获利可能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一系列利好之下,光线传媒自《泰囧》12月12日首映以来,股价涨幅已超过36%。
基金持股跑赢大市
《泰囧》的财富效应不仅令制作机构获得丰厚的票房分账,光线传媒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令布局其中的基金、社保组合获得意外惊喜。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社保组合418买进该股223万股,招商基金、景顺长城旗下也分别持有194万股、350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股市财富效应整体萎靡,A股上市公司全年股价表现惨淡,但影视行业却在A股各行业中一枝独秀。
华策影视年初以来股价涨幅3.2%、光线传媒同期为7.99%、华录百纳同期为12%,且公募基金对上述个股持股较为积极,其中博时精选基金截至前三季度末同时为
华策影视、华录百纳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景顺长城也同时持有
华策影视和光线传媒。
龙头难有压倒性优势
《泰囧》的成功也显而易见地印证了电影行业低门槛、不确定性大、高度竞争的特点,并且对基金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布局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坦言,机构对于个股基本面研究分析的那一套方法其实很难适用于电影行业,一个新的竞争者也很容易取得较高的票房收入,龙头公司也可能出现票房连续亏损,国内电影行业还处于成长期,相互的竞争还没有完成,而且决定电影票房强弱的因素过多。
“在电影领域上的投资须要注意到强者不强的特点。”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就影视股的筛选时也这样认为,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是门槛比较低,竞争异常激烈,龙头公司的作品不一定能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即便一些作品聘请知名演员和知名导演。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行业公认的龙头股
华谊兄弟的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4亿,低于光线传媒的1.36亿、
华策影视的1.6亿,
华谊兄弟今年以来股价大幅跑输影视行业,其股价年初以来跌幅高达11.45%。
玩票也可玩出奇迹
与上述探讨密切相关的是,虽然国内也有一批电影取得较高的票房,但由于制作成本过高,实际盈利的电影并不多,因此近三年来华语片电影的公认的票房奇迹分别是2010年的《让子弹飞》、2011年的《失恋33天》、2012年的《泰囧》,此三部电影的国内制作机构分别是不亦乐乎、完美影视、光线传媒,上述公司进入电影行业最长不超过五年,且其中有两部电影的导演是首次执导电影,制作机构和导演的陌生程度从侧面反映出国内电影竞争的不确定性因素大。
部分基金公司公司人士也因此强调,电影行业连续三年的票房奇迹均为电影新秀公司创造,因此对电影行业的投资可能更适合行业配置而难以个股选择,同时电影行业的波动性也非常大,存在季节和周期因素,一家电影公司制作一部优质电影后,可能下一个季度就处于空白期了,作品推出的周期比较长,而且票房的可复制性不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