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周三。香港强积金(MPF)半自由行于11月1日生效,雇员有权在自身(非雇主)供款部分选择MPF服务商。怎么选最精明,坊间已有不少讨论,焦点离不开收费和基金回报。
择“强”而买?
最近看过美国资产管理公司Putnam旗下Putnam Institute发表的报告,就退休金固定缴款计划罗列了一系列研究结果,不无参考价值。
不难想像,强积金供款人皆有择“强”而买的倾向,选择过去一、三或五年不同领域表现最佳的基金。
报告以401(k)计划开始在美国流行、美股步入二十年大牛市的1982年为起步点,假设一个当年28岁、年薪25000美元的打工仔,把收入中的3%扣作退休供款,每年加薪3%,到2011年52岁、薪金达到57198美元时,供款29年为其带来的财富累积结果。上述假设立足于一个基本情景:供款人的投资组合遍布六个资产类别,分别为美国大型增长股、大型价值股、小型公司股份、国际市场股票、美国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供款中60%投债券、30%股票、10%货币市场基金。
此外,六个资产类别皆选取1982年理柏同类型基金过去三年表现最差的1/4,29年间不作任何资产转换,并按照同一配置比例、一模一样的基金选择,一直持有、续供至2011年。结果显示,这个策略,29年来为供款人的401(k)计划合共累积136400美元的资产。
其他方案又如何?
报告发现,把当年理柏同类基金三年表现最差的1/4,换成最佳的1/4,照样买入之后不动,结果到2011年合共累积130600美元,比第一种“择弱而买”的方案,少了5800美元。
你可能会说,往绩不代表未来表现,29年前表现最差的基金,29年后反胜昔日强者,何奇之有?这样吧,每三年换位一次,剔走跌出表现最佳1/4的基金,换入另一批强者,即投资组合永远都由最佳的1/4组成。结果29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比上两种策略更少,只有126700美元!
我知道你还不服。那么,给阁下一个水晶球,假设供款人能预见未来哪些基金能跻身前1/4行列,则29年累计财富为166200美元,胜于前三种策略,但与最“笨”的第一种策略相比,所差不过3万美元。
现实世界当然没有水晶球。有趣的是,不作主动管理的指数基金,由于管理费较低,加上时间够久,却竞争力不弱。结果显示,除了现实中不存在的水晶球策略,只有指数基金29年来累计资产与“最笨”的基本情景策略相若,但指数基金仍以131500 美元累积效果,逊于基本情景策略的136400美元。换句话说,1982年选择市场上表现最差的1/4基金,周而复始买入后持有,2011年累计财富胜于“择强长持”、“频频换马”和被动型指数基金的任何一项。
提高供款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并没有像一般的基金比较那样,着眼于回报和收费差距,而是把重点放在不同策略和资产配置对供款人累计财富的影响。
作为资产管理公司,Putnam的真正用意也许是“提醒”退休金计划参与者,根据基金往绩频繁调整投资组合,又或通过加强组合中的股票比重争取较高回报,都有徒劳无功或必须承受较高风险之弊。与其尝试通过基金选择或改变资产配置比例改善财富累积效果,不如增加供款比例。
按Putnam计算,把3%供款率提高1个百分点,至4%水平,29年累积下来的财富,较“水晶球”策略优胜30%,而与把八成供款投放于美国增长股的进取策略比较,相差更达一倍!
上述结论,当然难逃以增加储蓄为名替业界争取生意之嫌。然而,投资策略巧不如拙,频频换马得不偿失,报告中的发现,仍然大有借鉴之处。例如:指数基金为投资者省回的管理费,小数怕长计,足以make a big difference(大不同)!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