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加剧,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巨大挑战,这些变化深刻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影响着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只有抱团发展,抵御各类风险。”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表示。
12月11日,包括民生银行、哈尔滨银行、吉
林银行、青岛银行等在内的23家中小银行在北京签署协议成立了风险合作基金。据悉,参加风险合作基金的各家银行均以认购份额的方式注资,1个份额为1亿元人民币,目前整个合作基金拥有30个份额。根据协议,当参与基金的银行发生危机时,可在其缴纳金额的50倍范围内获得合作基金的救助。这意味着,如果用足50倍空间,那么这一合作基金就能够提供最高达1500亿元的救助额度。
实际上,中国目前尚没有银行破产的先例,一旦银行发生危机,最终还是由政府买单。对此,参与该基金的金融机构高管普遍表示,希望未来能够通过风险合作基金,实现从政府救助到市场化救助的转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这23家参与基金的银行中,城商行占据绝大部分。参会的一位城商行高管坦言,“现在横在城商行面前有四大问题,一是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导致存款增长乏力,贷款需求不足,这很快将反映在中小银行的经营监管指标上;二是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客观上说,中小银行难以承受巴塞尔协议III带来的调整;三是城商行的监管政策摒弃了发展全国性银行的理念,未来要求向区域性、社区型的特色银行转变;四是市场竞争激烈,大批银行将越来越多将小微企业服务和三农服务作为重点,小银行竞争压力倍增。” (下转第二版)
作者:蔡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