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月大盘徘徊至2000点附近,但大宗交易市场却渐趋活跃。截止至20日,11月两市A股大宗交易共成交378笔,成交金额69.89亿元,日均成交4.99亿元,环比上月增长了26.7%。
折溢价两级分化
从折溢价率情况来看,11月大宗交易成交总体折价率为5.7%,与10月份相当,但两级分化更趋明显。到20日为止,11月的大宗交易中非折价成交占13.5%,折价率超过7%的成交占52.8%。折价率最高为三丰智能 (18.2%),溢价率最高为金正大 (10.21%)。而10月的大宗交易非折价成交占9.9%,折价率超过7%的成交占46.1%。
游资低价接盘获利丰厚
随着大宗交易折价率的上升,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抛售的股票成为了游资眼中的香馍馍。燃控科技的第二大股东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8日和16日通过大宗交易分5笔抛售了1204万股。其中16日成交3笔704万股,成交金额4928万元,成交折价率近13.5%。接盘的营业部为:齐鲁证券潍坊东风东街证券营业部(2450万元)、光大证券上海西藏中路证券营业部(1750万元)和华泰证券北京月坛南街证券营业部(728万元)。通过龙虎榜可以看到,这三个营业部在次个交易日分别卖出了2755万元、2060万元和822万元,接盘的游资可能已转手卖出获利了结。
与之类似,13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接盘丰林集团第三大股东金石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出售的1000万股,成交金额达4500万元,折价率13.3%。20日,该营业部现身龙虎榜,卖出丰林集团518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日丰林集团又成交一笔1000万股的大宗交易,卖出营业部与13日的相同。
机构布局蓝筹显分歧
随着QFII申请和资金汇入速度的加快,有大量QFII交易席位驻扎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频频现身大宗交易,8-9月间该营业部有30笔卖出,涉及股票多为银行、石化等蓝筹股,共计成交金额近2.92亿元,而该营业部在10-11月间则有31笔买入蓝筹股,共计成交金额10.47亿元,且基本都为零折价成交。与之交易的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和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两营业部也拥有众多的QFII席位。
机构专用席位本月也不甘寂寞,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接手上海家化 505万股共计金额2.37亿元,五粮液 200万股共计金额5798万元。此外机构专用席位还购入梅安森 166万股,共计3818万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QFII大本营”和机构专用席位对蓝筹股的交易量增多,调仓幅度加大,也显示不同机构对后市的看法分歧也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