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事件的一年多后,华泰柏瑞终于迎来了新老总。
12月28日,华泰柏瑞基金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原总经理陈国杰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由来自华安基金的韩勇接任。
在近一年多时间,华泰柏瑞一直处于匿名信事件的阴影之中。
“这件事发生之后,对公司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业务发展也比同行慢很多。”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退至幕后
2011年12月23日,是陈国杰与韩勇正式交接的日子。在变更公告中,陈国杰的离任原因是“任期届满”。
“陈国杰是股东方派来的总经理,在匿名信发生后,公司还是保护他的,现在也是时候换老总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陈国杰突然遭到离职员工的匿名举报,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来应对外界的舆论。
虽然卸下了总经理的职务,但陈国杰并没有一并卸下其董事的身份。
自2004年11月,华泰柏瑞成立以来,陈国杰就一直任公司董事。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12月19日,公司发布的《华泰柏瑞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陈国杰依然出现在董事会成员名单之中。
记者也从华泰柏瑞总经理助理沈明得到证实,“陈总会离开上海,待在香港继续出任公司董事的职务。”
而韩勇来接任华泰柏瑞总经理一职,也已是业内皆知的消息。
“他在华安的时候,主要分管产品、投研这些部门。”华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产品和投研部分之外,韩勇还出任过华安香港分公司总经理职务。
今年9月,韩勇辞去华安基金副总经理的职务,并于10月就出现在了华泰柏瑞基金公司。
韩勇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北京大学学习,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19年证券从业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监管层背景。他曾任职于君安证券、华夏证券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自1994年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先后任职于期货监管部、稽查部、纪委监察局、基金监管部。
“他出任华泰柏瑞总经理后,如何施展自己所长还是值得期待的。”基金营销人士表示,韩勇为华安基金的产品线做出不少贡献的。
据了解,韩勇在华安分管产品设计的期间,公司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只联接基金,并且使一度濒临清盘边缘的华安180ETF一举跃升为两市规模第二大的ETF基金。
倒退的一年
2010年7月31日,一封以“华泰柏瑞(原友邦华泰)几位离职员工”署名的匿名信,直指原公司总经理陈国杰,“虚假编制类似会议、活动材料”和“干预基金经理操作、投资管理混乱”两大项内容。
但业内人士却表示,“如果真像信中所写的虚假编制会议材料,公司也不可能留陈国杰到现在了。”
不论“匿名信”内容的真假,华泰柏瑞公司在这一年间的倒退,却有目共睹。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华泰柏瑞基金在2009年年底时,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为220.68亿元;在经历“匿名信”事件后,2010年年底的总资产规模已经下降到了195.31亿元;而今年的最新总规模为146.72亿元,与前年相比,规模下降了73.96亿元,下降比例高达33.5%。
“匿名信发生的时候,正好是公司人员流失比较多的那段时间。”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匿名信就是离职员工写的,而发生之后,公司的营销团队也走了一批人。
除了市场环境不好引起基金净值缩水的因素,华泰柏瑞基金在总份额方面也下降不少。
数据显示,华泰柏瑞在2009年、2010年和目前的总份额分别为233.01亿份、215.07亿份和204.04亿份,两年不到时间,总份额缩水28.97亿份,下降比例为12.43%。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营销团队的流失,对公司的新产品发行,以及老产品的持续营销,都会带来很大的打击。”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匿名信事件发生后,华泰柏瑞共发行了4只基金产品,分别是2010年下半年的三只,华泰柏瑞亚洲企业、华泰柏瑞上证中小盘ETF及其联接基金,2011年7月发行的信用增利基金,它们的首发规模分别是2.91亿份、3.84亿份、4.83亿份和2.12亿份。
而截至现在,在2010年发行的这三只产品的最新份额分别下降至了0.99亿份、0.90亿份、0.49亿份。
不仅规模、份额的缩水,华泰柏瑞旗下产品的业绩增长也在冻结。
基金研究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华泰柏瑞量化先行的业绩还不错,其它偏股型基金都落在同类产品的后二分之一,尤其是华泰柏瑞行业领先。”
统计显示,截至12月26日,华泰柏瑞行业领先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为-31.56%,低于同类基金今年平均业绩-25%,在218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95位。
而混合型产品华泰柏瑞积极成长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0.49%,低于同类基金-22%的平均业绩,在157只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5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