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温润气候,造就了成都人怡然自得的性格,其在基金投资方面又会有着怎样的特质呢?今年恰值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周年,与中国基金业共同成长了十二年的国泰基金于近日启动了名为 “国泰基金信赖之旅”的主题活动,在完成对北、上、广、深四地基民的投资生态调查
后,最后一站来到了成都。
规模不大热情高
从基金销售总额来看,成都排在全国城市的20名左右。在单位基民的基金投入规模方面,来自银行、券商等渠道的数据显示,成都基民平均投资额度在5万以下的占比28%,5万~15万元的占比最高达到42%。
在北、上、广、深四地所取得的同类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基民在基金方面投入的资金在5万元以下,36%的基民投基金额在5万~15万元之间。由此可见,成都基民整体投基规模偏小。
成都市红星路二段建设银行一营业部的理财经理小陈介绍,许多基民尽管投入不多,但仍不乏尝试的心情,这与成都人向来乐观轻松的生活态度也相吻合。
小陈补充道,“在成都,学基金、买基金的全民参与度特别高。每次基金公司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时,几百人的会场总是挤得满满当当,加座简直是家常便饭,连一些基金经理都感叹这样的场面在别处不太容易碰到。”
调查显示,成都基民中,25岁以下、25~35岁、35~45岁、45岁以上这四个年龄组分别占比16%、22%、27%、35%。与北上广深基民年龄层偏高的特征相比,成都基民的年龄分布相对更为均衡。
更懂均衡配置
可能是舒缓的生活节奏造就了成都基民的从容,减少了浮躁的气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成都基民更懂均衡配置。
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杜小姐是个老基民,早在2002年,杜小姐就购买了国泰基金旗下,也是国内第一只标准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国泰金鹰增长。杜小姐说:“当时投资的知识比较缺乏,听朋友说基金在国外是很好的投资手段就买了一些。虽然后面几年股市表现不佳,但我觉得国泰基金给基民的感觉是不离不弃,关怀备至,所以我就没有放弃,并从一次次的国泰基金投资者教育活动中学到了均衡配置的理念。2006年股市走强,我手中的国泰金鹰增长也涨势喜人。但我没有只把眼光放在股票型基金上,而是又买了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一期)来平衡我的资产篮子。”
购买国泰金鹿保本基金 (一期)后,因为赶上2007年牛市,两年时间使它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率,这让杜小姐喜出望外,没想到国泰基金公司送给她的竟是一个“大礼包”,今年6月,杜小姐又积极申购了国泰金鹿保本基金(三期)。
“如此一来,我对国泰基金这家‘老字号’更加信任了,如今登录国泰基金网站成了我的‘必修课’。除了浏览基金净值,我特别关注‘理财资讯’和‘国泰视点’这两个特色栏目。通过‘理财资讯’可以学到许多理财妙招,‘国泰视点’则让我从基金经理的访谈中对市场走势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杜小姐笑道。
几年下来,杜小姐陆续购买过5、6只基金,既有股票型、保本型,也有债券型、货币型。虽然品种不同,但绝大部分还都是“国泰出品”。杜小姐解释道:“之所以买这么多种基金,是因为在多年的基民生活中尝到了合理配置资产的甜头。而选择国泰基金旗下产品,一是由于国泰基金的稳健作风可以预期;二是他是目前国内基金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产品线比较丰富和完善的基金公司。对我而言,选择很多,而且基金彼此之间转换更为方便。”
杜小姐总结道,投资归根到底还是要合理配置资产,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并且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配比不同类型的基金。譬如在今年年初股市比较震荡的时候,杜小姐就给朋友推荐了国泰双利债券型基金A,最终避开了股市的下跌,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