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内需导向型”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需的长期持续增长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题和亮点。近期多家机构敏锐嗅出其中奥秘,纷纷看好内需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安昀指出,来年投资应着重把握结构性机会,从结构上可以把市场分成三种类型:周期品、非周期品和新兴产业。周期品即制造业,包括金融地产;非周期品包括消费服务业;新兴产业指政府强调的七大新兴产业。在通胀背景下,制造业未来可能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成本压力,毛利率会下降,基于自身产能过剩,很难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嫁给下游企业;但对于金融、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来说,压制其估值的因素短期很难散去。
与此同时,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转型,内需、消费可能成为最大的方向,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在选择消费品行业应关注两点,一是行业的成长性,二是竞争优势,尤其可重点关注食品、医药行业。
汇添富基金则更加鲜明地打出了“内需拉动发展”的大旗,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内需和新兴产业才是必由之路,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汇添富分析,中国的国内消费占GDP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以上降至世纪之交的40%,而在2008年全球经济下滑之前更降到36%。美国的国内消费占GDP比重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徘徊在67%左右,从2000年至2008年,该比例又升至72%的空前水平。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行业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汇添富进一步指出,从中国自身条件分析,只有内需消费和新兴产业才能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重化工业的时代渐行渐远,创业板的设立和中小板的大规模扩容为一批具有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品企业上市提供了融资渠道,成为催生优秀企业的加速器。未来,具备良好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中小企业有望成为超级成长股,其中蕴藏着可供机构投资者选择的优质投资标的。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顺应政策导向的“内需概念”行业和个股,有望实现长期持续增长。受益于内需增长的行业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行业,包括面向消费终端的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以及为消费终端行业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化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行业;另一大类是受益于国内投资需求增长的行业,如工程建筑、建材、煤炭、石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