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批准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以大篇幅重点解读“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各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寻求经济发展新路径。而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毫无意外成为各地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金钥匙,数字经济成为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变量,也是经济提质增效新的蓝海。
数字经济势不可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的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转型早已大刀阔斧地开展。2017年以来,金融数字化转型进入了3.0时代,金融机构摆脱了对网点的依赖,实现了交易数字化、客户全球化、服务无界化和金融场景化。但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变革和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未来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试点成为重要突破口。推动和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事项之一,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一项重点工作。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整个数字货币的试点和未来推广应用实际上是数字经济的系统工程,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建设水平紧密相关,也离不开包含支付科技、云的基础设施等。
我国在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起步较早,从2014年着手研发工作到2020年公开测试,准备充分。从2020年10月起,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开展多轮公测,后续试点城市存在继续扩容的可能。下一步,应在安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进一步验证的前提下,尽快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公开测试,在条件成熟时正式发行数字人民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我国货币和支付体系,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金融需求。
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阿里巴巴无疑是先行者,它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获益于它作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的支持,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曾占据主导地位。随后腾讯凭借着在社交领域的庞大体量,也开始了对于移动支付方面的努力,最终形成了两家支付寡头垄断的局面。和之前的移动支付支付宝、微信不一样,数字货币既是货币也是支付工具,支付宝和微信仅仅只是支付通道。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看来,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数字人民币。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与电子支付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具备壁垒低、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比较优势,能解决电子支付无法破解的多个痛点。一方面,数字货币将有力促进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运行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将重塑国际结算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而非M1和M2,且具有法偿性,是对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基于以上,数字人民币的到来,或预示着人民币3.0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1、数字人民币的浩瀚星辰
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既包括央行-商业银行层面的应用前景,也包括商业银行-公众层面的应用前景。在商业银行-公众的大场景下,数字货币可用于C端、B端和G端,如小额零售支付、数字票据、企业支付、政府补贴发放和消费券发放等。它还可以用于跨境支付场景。以C端场景为例,央行数字货币可用于收钱和信用卡还款等资金服务、理财和借款等金融活动、及缴费和购物等生活服务。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跟其他央行数字货币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政府主导下不断扩展和试验使用数字货币的各种生活场景。以B端场景为例,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涉及支付、信贷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保险等多个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可期
数字人民币短期面临的挑战将主要集中在场景端。数字人民币聚焦零售场景,但这类场景需求已基本被现有移动支付手段所满足,所以发掘合适的潜在场景或与深耕消费场景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建迫在眉睫。在技术、场景和服务能力中,场景整合能力尤为关键。需要场景融入普通民众的“吃穿住行”中,这也更要求参与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的企业,要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和自有生态,发挥深耕产业优势,通过开放连接的平台模式,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服务好实体企业的产业金融需求、服务好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好广大消费者的个人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是数字人民币运行中的重要一环,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到民营银行纷纷加入试点中,不断丰富应用场景。2020年12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冬奥试点中展示了徽章、手环、手表等多种可穿戴形式的数字人民币钱包。2021年1月初,邮储银行在上海同仁医院测试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可视卡”。日前,农业银行在深圳部分支行率先推出ATM机数字人民币存取现功能。随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对外推出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申请渠道。
3、数字人民币与金融科技公司的生态融合
显然,银行无法满足所有场景的需求,需要借助更多消费场景的科技公司的助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试点城市的用户体验。数字人民币发行“二元”体系中的中央银行和指定商业银行外,事实上也聚集了一批科技企业的身影。
京东科技、美团、滴滴、中国银联、华为、拉卡拉等科技巨头都出现在了相关测试中。尤其是京东科技集团,一直作为综合科技服务商的角色,深度参与苏州、北京和成都的数字人民币多地试点。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搭建到收单系统改造,从数字人民币预约抽签到后台系统接入试点银行。一方面为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运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并帮助商家进行收银机具的改造升级,提供与现有支付方式一致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一方面为试点城市的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比如线下可在京东五星电器、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实体门店等线下门店进行消费。
数字人民币可能为金融科技类公司带来创新的土壤和重要的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把钱从根本上进行了数字化,也就是说人民币从发行、流通、存储、投资、跨境流动等所有环节都可以变成“数据”,这为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甚至于物联网来链接和处理这些数据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金融科技创新为数字人民币发行与流通提供了金融基础设施保障和技术支持,使得数字人民币的创建在技术上可行。
正因有京东科技这类综合技术服务商的支持,数字人民币试点才会畅通无阻,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在场景与金融之间搭建起桥梁,在场景落地层面与老百姓紧密相关,同时也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人民币如何影响
商业银行的数字生态建设
相较于互联网的开放,银行是相对保守封闭的一方。往往只有到了迫不得已,银行才去寻求改变。但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开放共享的基因也逐渐溶入银行的骨髓里,积极寻求转型是数字时代传统商业银行的必然之路。
1、数字人民币为银行转型提供机遇
中金公司一份针对数字人民币的报告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本身并不会改变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但在如何衔接央行数字货币新系统、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带来的不确定性时,各家机构再次处于同一起跑线,市场可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除了渠道、场景、数据运用、产品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之外,数字化能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同时数字化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在原竞争力驱动因素的优势。
(1)数字人民币拓宽了银行的支付渠道
将为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突破带来重大机遇,相比传统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将有效解决客群分割、体验不佳等问题。商业银行可以支付结算为切入点,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支付结算、资金管理和归集等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引入线上线下消费生态,打造涵盖吃、穿、住、行、娱乐、教育等在内的便捷化消费场景。未来随着商业银行打造的消费生态越来越丰富和便捷,大量闲置资金将转移至银行账户,从而形成银行低成本存款沉淀。
(2)数字人民币助力银行数字基础
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当前线下现金交易转移至线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掌握客户现金往来和账户资金往来的全量闭环现金流。长远来看,数字人民币钱包必然会呈现“软件”与“硬件”并行的形态。软件方面,当前数字人民币钱包具有充值、支付、转账等基础功能,未来可增加其他功能。硬件方面,硬件钱包涉及芯片、水墨屏等基础零部件,需加大底层技术研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提供的契机,构建基于金融服务的生态,盘活流量,掌握数据,留住客户。
(3)数字人民币丰富应用场景
推广数字人民币,必然要借助应用场景。零售业务较强的银行可与第三方商户达成合作,发力小额零售场景。对公业务较强的银行可向薪酬发放、财务报销、企业间支付结算等商务场景拓展。国际业务较强的银行可率先发力跨境支付等场景。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相关的配套设施将全面铺开,商业银行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数字人民币发行机构,可充分利用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打造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丰富金融服务和在线消费生态场景,实现金融服务、客户存款、业务场景的重构和再造。
2、数字人民币为银行转型提出挑战
数字人民币给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绝佳试验场,同时对银行数字化转型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商业银行来说,数字人民币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场景和新业务都可能给银行现有的运营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由于央行只负责制定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行业标准,而运营数字和服务还是交给四大国有银行、银联、三大电信公司等运营商。技术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处于劣势,更多客户被技术体验好的运营商吸引过去。
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都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容和全面推开,重掌支付入口的大行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战略考量出发,重新梳理数字化转型路径,扩展更多数字化业务场景,但需要面临巨大投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匮乏。
而中小银行面临的数字化转型痛点则是全方位的,从战略到组织,从人才到意识,从资金到技术。中小银行想要在数字化转型中迈开步伐,举步维艰。
商业银行除了渠道、场景、数据运用、产品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之外,数字化能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自身创新变革的同时,也亟需从外部获取技术和场景赋能,以得到更多的确定性。
3、数字人民币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
(1)对外的两个维度
中小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囿于中小银行的综合实力,单凭一己之力难以企及,主动与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综合科技服务商在数字人民币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正成为商业银行的必选项。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及落地推进过程中,中小银行需要领先的第三方科技公司所积累的科技能力、场景等优势。带有明确的高频小额零售消费场景、在支付领域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和丰富用户服务经验的互联网企业更受青睐,也更适配数字人民币M0的定位和现阶段的试点需求。
大型商业银行大力借助自身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优势。商业银行向内部孵化转型,通过自身力量培育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其中,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为大中型商业银行内部孵化的重要手段。在技术和服务成熟之后,适时、适当地开展科技输出,从而实现盈利,并获得技术市场话语权,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将技术输出给中小银行、也可以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壮大自己的羽翼,在金融科技这条路上,银行是新手,需要指引和合作。
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对内深挖、对外合作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都必须提高科技这一核心竞争力。
(2)对内的三个层面
顶层设计层面,金融行业是高级管理层高度集权的,涉及到资源和组织的问题,更多的情况是由高层自上而下决策。随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兴起,技术已经被提升到了金融机构战略的核心地位, IT组织的升级成了高管们的优先任务。自上而下地关注数字化升级尤为重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
执行力层面,金融机构的运转是建立在中层的专业性和执行力之上的,一旦涉及资源分配和组织的变化,必然触动中层的切身利益。即使高级管理层决策了,推进转型了,但具体执行的广度、深度还是由中层把控。解决中层的利益纠葛和执行力的问题,如何规避劣币驱逐良币,如何有效协同。
员工层面,对员工的技能有也有新的要求,数字化既需要深刻了解客户需求的IT专家,也需要了解技术作用的业务高管。所以,要全面招募、培训新型人才,同时也可以和具有独特技能的企业合作,不断完善在技术各个领域的缺口。培训、转化、引进人才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留住我们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是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当下热点问题。比如,日前,邮储银行总行发布了2021年社会招聘公告。其中就有3个招聘岗位涉及数字人民币业务,包括数字人民币清算管理岗、运营管理岗、个人钱包管理岗。以数字人民币清算管理岗为例,该岗位负责对接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跨行业务清算管理,设计全行数字人民币业务资金清算流程及运营模式;负责数字人民币跨行业务清算管理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协助相关部门,建设和完善数字人民币业务支付清算功能等5项内容。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将发挥重要作用,呈现新的局面。数字经济正成为大国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未来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谁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谁就能掌握国际发展新优势。中国在这条赛道上奋力拼搏,力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站稳立足点,需要包括银行以及诸如京东科技在内等科技公司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唐婧